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做管道,中国移动不能太固执

来源:百度百家 作者:宁宇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5-01-05 15:31 
核心提示:通信网络供应商基于标准化的流程,需求的澄清、受理、开发、测试,再到全网升级,要经历冗长的流程。就连IT支撑,对于业务部门的需求也往往回复“实现不了”或者“需要大规模改造”,响应速度远远滞后于互联网企业。

2014年中国移动发力4G,无论是网络建设还是用户增长,都创造了奇迹。但是建网、换卡、放用户、卖终端,这些都是运营商最擅长的事情,得心应手。2015年真正的考验来了:用户进了门,如何既让用户说4G好,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中国移动的领导和专家是这么描述的:“通过构筑智能管道,提升运营能力,创造更大价值。具体来说,就是以管道为基础,大力开展流量经营,为客户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的上网体验,构筑好用、易用、智能的信息传送管道。”

谈到智能管道,设备制造商的技术专家们就会整理出一摞摞的技术文档,解释通信网络设备是如何实现智能管道的。从PCC到CDN再到DPI,今后要发展的SDN和NFV,通信专家们拿出的是全面解决方案以及行业最佳实践,信心满满地告诉你,这些都是经过无数次讨论,形成国际标准。运营商需要通过打造智能管道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只要运营商选择了这些技术,就可以实现智能管道。

谈到智能管道,运营商的网络技术专家们也会拿出一摞摞的技术文档,以及精美的PPT,甚至搭建了测试环境和试验网,来验证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运营商的技术专家们表示:基于运营商自身的网络特性和业务场景,利用设备厂商提供的技术,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实现智能管道,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这些话,也许运营商人士看着习惯,但是说给用户听,用户完全不买账。老百姓对专业术语无感,对于一个提供管道的企业,客户关心的,其实就是“好用”和“省钱”。

运营商固执地认为:我有什么产品,用户就只能用什么。通信网络的技术门槛高,需要由专业人士来做技术实现方案;而技术专家并不擅长研究客户的行为,不太能基于客户和市场提出开发的需求。无数的案例证明了:技术专家臆想出来的客户需求,简单粗暴地把技术实现方案强推给客户,不但不会改善客户的体验,反而更会增强客户的反感。

管道演进成智能管道,到底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到底什么是好用,怎么才能让客户觉得“省钱”?这些问题不能只是闭门瞎想,而要通过与客户的交互,才会有正确的答案。中国移动坐拥数亿客户,每天不断和客户进行交互,从其中产生的海量信息里,完全有条件分析整理出,客户的行为特点和使用习惯,区域内的用户数和通信量,产品的客户群及其共性特征,对于市场领域的专家来说,运营商是守着一座金山啊。

可是在运营商里,市场人员设计出的东西,需要技术人员说了算。通信网络供应商基于标准化的流程,需求的澄清、受理、开发、测试,再到全网升级,要经历冗长的流程。就连IT支撑,对于业务部门的需求也往往回复“实现不了”或者“需要大规模改造”,响应速度远远滞后于互联网企业。

就算是产品出来了,要做好智能管道,还必须有配套的运营。智能管道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而真要做调整的时候,网络侧会这样回复:“我们提供调整的能力,具体怎么做,你们负责。”也就是说,“智能”两个字,还是要由市场运营条线来完成;智能管道能否给企业带来增值,网络侧只立足于提供支撑服务,对结果并不承担责任。

事实上,在运营商内部,市场领域的专家并不吃香,晋级考试、竞聘升职,通信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必须要有。每当我看到那些优秀的市场人才,为了竞聘某岗位死记硬背通信知识的时候,心中不免有几分伤感。出题者的考虑也是有道理的:在一家网络为核心的运营商工作,你不懂通信,怎么和别人沟通呢?怎么能成为合格的领导呢?

许多在市场方面有灵气,业务方面有想法的优秀人才,选择了离开。也许他们的理想,他们心目中的需求,确实是客户需要的,也并非在技术上不可实现;然而在以产品为中心、规范化运作的运营商里,缺少把梦想变为现实的条件。

术业有专攻,什么样的土壤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推进智能管道的过程,本来是一个培养跨界人才的好机会,可以借此在运营商内部成长起一批复合型中坚力量。可如果运营商固执于“网络才有专家,通信才是技术”的思维定式,即使只做管道,又能走多远?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