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提两大目标补TD-LTE终端短板 避免3G时代覆辙

来源:飞象网 作者:章芳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3-15 11:17 
核心提示:据GTI统计,目前TD-LTE终端产业已得到全球产业链的广泛支持,已有超过10家芯片厂商,超过30家终端厂商投入到TD-LTE产品研发中。目前业界已推出超过100余款终端产品,包括数据卡、CPE、MiFi和智能手机等。

无论是2013MWC还是国内的“两会”都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词“LTE”。随着中国联通常小兵态度的转变,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的“双百计划”的提出,TD-LTE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一直受困于终端的短板似乎已经补齐。为了实现TD-LTE终端的全球化,中国移动提出了两大目标。

3G遭遇尴尬 终端短板终得解

提到TD-LTE的终端短板,让人不禁想起TD-SCDMA的艰难发展历程。两个同样都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都遭遇了同样的阵痛。

拥有7亿多用户的中国移动,在3G发展上却遭遇了尴尬。由于采用的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标准,起步晚、底子薄,相较于中国联通的WCDMA和中国电信的CDMA2000制式,TD-SCDMA产业链并不完善,尤其是终端:中国移动早期的TD终端存在品种少、质量差、价格高等诸多问题,终端也一度成为制约中国移动TD发展的瓶颈。

然而,经过数年发展,中国移动提出了“同时、同质、同价”政策;同时,加大了对TD终端的补贴,中国移动提供6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与手机终端厂商和芯片制造商联合研发设计满足市场需求的终端产品。

当然,TD-SCDMA网络质量的提高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2012年,随着中移动TD-SCDMA五期工程全面完成、六期工程启动建设,TD-SCDMA网络质量进一步强化,TD终端的整体水平也取得显著的提高。

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一直困扰中国移动TD发展的终端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TD产业链在成熟度方面已经与其它3G标准相当。

4G商用在即 多频多模难度大

总结3G经验,同样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也会面临着国际化的难题。同样存在于终端方面。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4G是通信业发展的趋势。不过,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站的建设和终端产品的研发等两个方面是制约国内4G发展的最大短板。”

另有业内人士也认为,最根本的瓶颈在终端,终端的瓶颈在芯片,芯片的主要的瓶颈在多模。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年前访问台湾时表示,TD-LTE要支持多模多频段,要同时兼容FDDLTE、GSM、TD-SCDMA以及WCDMA,同时支持多个频段,以适应全球漫游和终端通用。

对此,有一些厂商表示担心,“对TD-LTE终端要求过高,会导致最薄弱的芯片和手机环节迟迟不能稳定可用,导致产业成熟时间延后,丧失重要机遇期”。

业界也普遍认为,“芯片和终端要实现双模不难,目前无论WCDMA、TD-SCDMA还是CDMA2000手机,很多都是双模制式,而要实现多模,甚至五模十频,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所谓“五模十频”终端是指可同时支持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五种通信模式,支持TD-LTEBand38/39/40,TD-SCDMABand34/39,WCDMA Band1/2/5,LTE FDD Band7/3,GSM Band2/3/8等10个频段,部分终端还可支持TD-LTE Band41,LTE FDD Band1/17,GSM Band5等频段,实现全球漫游。(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