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中国移动 >

中移动PTN二次集采国产设备占据逾90%份额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作者:赵光磊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13 10:01 
核心提示:2010年5月份,中国移动启动了PTN二次集采,根据记者调查,此次集采已经结束,现在各地方移动公司已经根据各自需求开始了实际部署。8月11日,中国移动招标采购网公布了此次集采的中标结果,中兴、华为、烽火、爱立信、上海贝尔五家厂商中标。   

2010年5月份,中国移动启动了PTN二次集采,根据记者调查,此次集采已经结束,现在各地方移动公司已经根据各自需求开始了实际部署。

8月11日,中国移动招标采购网公布了此次集采的中标结果,中兴、华为、烽火、爱立信、上海贝尔五家厂商中标。此前,记者在与部分厂商确认这一消息时,有厂商专家表示,尚未收到正式的中标通告,此次集采是在原有的网络上进行扩容,各厂商的份额与上次的集采结果将不会有太大变动。

45亿投入、15万端部署

在PTN二次集采开始之前,中国移动根据一期集采中设备商的报价以及实际的建设规模对此次集采规模核算后计划投入5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徐荣告诉记者。由于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成熟,设备商实际报价均低于一期的采购价格,因此,中国移动此次集采的实际投入约为45亿元,将部署15万端的PTN设备。与去年首次 PTN集采相比,投入增加15亿元,部署设备增加5万端。他同时透露,由于中国移动在PTN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等各方面的推动和引领,实现了PTN产业的创新发展,并为华为、中兴、烽火等国内设备生产商提供了赶超国际巨头的契机。中国不但在PTN国际标准化和现网部署中引领了时代潮流,而且使得PTN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创造”的标签。国产设备在本次中国移动的PTN集采中占据超过90%的份额。

黑龙江移动的一位专家表示,自今年6月份开始,当地移动公司就开始大批订购PTN设备,目前正在大力建设PTN二期工程。就黑龙江当地而言,二期的PTN工程与一期规模相当,仅在接入层方面较一期少一些,两期工程分别采用的是不同厂商的设备,以形成互补的双平面。

值得一提的是,PTN二期工程中各厂商所提供的设备较一期设备有了很多的完善,包括提高端口利用率、支持1588v2时钟同步等方面都进行了改善。

PTN是基站回传的最佳选择

当下业内对于PTN是否能够有效承载移动回传有很多的质疑,尤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选择未来的移动回传技术方面一直徘徊于以太网、路由器、PTN之间。然而这并不影响中国移动对于PTN技术的态度,徐荣表示,中国移动仍将继续大力建设PTN网络。

徐荣告诉记者,PTN在承载3G、LTE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中国移动将PTN定位在基站回传方面,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则希望PTN不仅能够承载无线网络,还能够对其有线网络进行支撑,各方所考虑的方向就存在明显的差异。他认为,电信级以太网、路由器承载均为固网发展的需求,而PTN承载的则是无线网络,两方不属于同一平面。

徐荣再次强调,“中国移动关于移动回传的发展方向明确且清晰,坚决推广并大规模部署PTN,毋庸置疑。”

对于PTN技术承载LTE网络时,是否需要支持L3功能,目前尚无定论。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张海懿向记者表示,面向LTE的承载,一些裁剪后的三层功能是锦上添花的功能,可以更好地完成LTE的无线回传承载要求。

徐荣坦陈,对于LTE网络的承载,目前尚无法判定是否存在L3功能的需求。然而中国移动也在进行对PTN是否需要L3承载功能的相关测试,例如PTN+路由器、PTN+OTN+其他接入网关、PTN+CE(数据网客户端设备)也是中国移动目前在测试的LTE承载方案。

明年的PTN集采已进入筹划阶段

“自10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做采购方案,预计又将进行一大批的PTN设备采购。”另一位受访的地方移动人士如是说。徐荣也表示,按照惯例,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做明年的计划,各省份的采购需求将会在明年的1、2月份递交集团统计。

随着中国移动TD网络的大力建设,作为承载移动回传的惟一手段,PTN的规模化建设也将继续拓展。一位厂商专家坦言,从全球来看,虽然光网络市场走低,然而中国的光网络市场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PTN起到了直接的拉动作用;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电信设备商开始进入PTN市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PTN的网络真正得到广泛应用仍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甘肃移动网络部程军海告诉记者,当地的 PTN网络虽然建设了很多,但为保证传输网络的质量,目前集团客户的业务仍然通过MSTP网络来传送。徐荣就此表示,一方面由于现在的PTN网络覆盖有限;另一方面,例如传统的2Mbit/s宽带接入需求顺理成章地就应该继续选用MSTP承载,PTN还是用于移动回传。

Link:PTN国际标准进展

IETF的MPLS-TP的相关RFC和草案可以按照总体需求和框架、数据平面、管理平面、 OAM、保护、控制平面、应用和互通等进行分类,截止到2010年10月已发布了10个Informational RFC(其中2个是流程相关RFC),OAM框架、生存性、控制平面框架等WG草案正处于WG Last Call状态,在MPLS-TP的OAM和保护两个关键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