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国内4G套餐资费被指定价过高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戴蕾蕾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2-19 09:33 
核心提示:什么是4G?TeliaSonera(桑内拉电信,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领先的通讯公司,世界上最先完成4G网络建设的公司)在其官方网站的回答只有两句话:4G提供高速移动网络宽带服务。4G基于全球移动通信LTE标准。

文章原标题为《国内4G被指定价高:日本10碗拉面钱即可无限上网》

2月14日,中国电信发布了首批天翼4G套餐资费标准,分别为:70元、100元、130元、200元、280元5档,分别对应每月1GB、2GB、3GB、6GB、10GB的流量。

有消费者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电信的4G套餐资费与中国移动基本一致,总体而言留给用户选择的资费套餐还是不够多。

此前,当当网总裁李国庆在微博发布的一段话让4G资费成为热议话题——“一夜不关4G连接,一觉醒来,你的房子都快成移动公司的了。”

尽管中国移动及时澄清,称流量消费有上限,套餐外流量达到15G后,便会暂停数据流量功能,4G套餐内流量最低至0.03元/M,套餐外资费也从之前的1元/M下调为0.29元/M,但是4G资费高的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对于4G不可回避的心病。

资费如何能够更“接地气”?运营商何时能提供用户最在乎的流量明细?如何实现电信市场上企业和用户的双赢?这些摆在三大运营商和相关监管部门面前的4G考题,似乎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国内4G资费被指定价高

2013年1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4G牌照,标志着4G“信息高速公路”被开启。

什么是4G?TeliaSonera(桑内拉电信,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领先的通讯公司,世界上最先完成4G网络建设的公司)在其官方网站的回答只有两句话:4G提供高速移动网络宽带服务。4G基于全球移动通信LTE标准。

LTE是世界最主流的4G技术,这项由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华为等巨头开发的技术,已经获得世界上主要电信设备商的支持。

高速,是4G的最大特征。LTE的理论下载速度约为100MB/秒,约等于拨号上网的2000倍。按照这个速度,下载一个600MB的文件,只需6秒。

4G给消费者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提供更清晰流畅的在线影视、在线游戏和在线视频会议等网络服务。

而大数据流量成为4G时代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有消费者为法治周末记者算了笔账,由于4G令手机上网变快了,需要的流量也会随之增多。

依据中国移动此前公布的4G全国统一资费方案,对于一个每天看新闻、刷微博、玩微信、听音乐的人来说,价格最低的套餐含600M的包月流量,即便这样,可能还是不够用。如果还想时刻体验几分钟下载一部电影的“超快感”,恐怕2G的流量都HOLD不住。

此外,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微信,微信有免费语音通话功能,这样的话,手机包月套餐捆绑的语音通话时长就显得太多了,根本用不完,相比之下,上网流量又不够用,这样的套餐就显得很不划算。

而如果选择价格最低的套餐,再叠加单独的数据流量,比如50元600M或是70元1G,每个月的支出至少得200元,这个数字还是会让人感觉有点儿“心疼”。

亦有消费者表示,国内资费比国外高了很多。留日学生卢允中介绍,在日本东京大部分地区都能接收到非常快的4G信号。他使用的是SoftBank的iPhone合约套餐,每月支付日币8000元左右(大约人民币475元,相当于10碗拉面的价格),即可使用“无限量上网”,不用担心流量“超支”。

中国通信行业观察家、融合网主编吴纯勇表示,从套餐的数据上来看,电信运营商并没有真正考虑到普通消费者对于大流量视频的需求。

4G资费如何定价

被消费者寄予厚望的4G为何出现让消费者“失望”的资费套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运营商员工告诉法治周末记者,4G资费套餐的制定取决于多种因素。

“通常,集团总部会根据集团发展战略、网络建设的成本、竞争对手的情况、收入的稳定性、用户体验和粘性制定出基础的资费套餐。在发展初期,4G难以形成目前固网这样包月或者包年的资费体系,一是有成本压力,目前在网络建设上已经投入上千亿元,尚未收回;二是过低的价格会加重网络负荷,影响体验。”该人士说。

公开资料显示,为稳定4G信号,中移动除修建基站外,在骨干网方面的投入也大大增加。目前中移动正在建设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主干线。

前述内部人士还介绍说,集团推出的套餐计划具体到各省公司执行时,又有一定的差异,各省公司会基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对手情况、用户收入水平进行套餐资费的调整。“通常是会做减法,因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为了争取用户,会在集团推出的资费基础上做更多优惠。”

按照他的说法,国内资费水平高于国外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这与国内的现实情况相关。“通信业的资费标准也是要经过政府部门审批的,资费方案要提交到工信部审批备案。”

该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强调,随着4G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资费下降是大势所趋。(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