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IPTV >

互联网地址耗尽中国须加速推广IPV9(3)

来源:新民网 作者:刘皋相;张庆松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4 09:59 
核心提示:然而,近年来,IPV6商用部署缓慢,其局限性更受到了各方面的强烈批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毫不留情地宣称:IPV6是一个失败的尝试,IPV6所代表的对旧互联网进行修补的渐进路线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只有通过全新

然而,近年来,IPV6商用部署缓慢,其局限性更受到了各方面的强烈批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毫不留情地宣称:“IPV6是一个失败的尝试”,“IPV6所代表的对旧互联网进行修补的渐进路线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只有通过全新设计的方法才能使互联网满足未来的需求”等。[vi] 美国互联网的元老,ARPA网络的最早研发者之一的约翰·代教授近日在ISO未来网络讨论网上多次指出,“IPV6是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IPV6使IETF走了错误路线,白白浪费了过去这二十年时间。”[vii]

2005年-2006年期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负责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独立联邦机构)就投入重金,开始了旨在摆脱一切旧互联网规则束缚,用全新框架设计的方法,打造一个全新的新一代未来互联网的科研计划,包括GENI、FIND等。随后,国际标准组织和欧盟都纷纷开展全新框架新一代互联网研究工作。[viii]

为什么IETF花了十多年时间研发的IPV6刚成功就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为“失败”呢?这同IETF在选择IPV6时的指导思想错误有关。IETF在选择下一代互联网方案时定下了一些条条框框,比如规定不能触动旧互联网的基本框架,而且首要目标是尽量缩短研发时间来解决地址短缺问题,对于属于长期效益好但风险较大的方案不予考虑等。[ix]这种保守和短视的方针导致胜选后IPV6方案虽然能及时地解决地址短缺问题,但在满足21世纪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长远需求的角度看,却性能不彰,潜力有限,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IETF犯的另一个错误是轻率。评估下一代互联网方案的时间只用了两年多一点时间就做出了决定,对IPV6方案决定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的社会需求,更大的问题是,IETF在1995年后就专注于IPV6的研发,而对一些更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方案如IPV9则不再予以任何的关注。这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从战略角度看是不慎重的。

IPV9就是当年参与下一代互联网竞争的方案之一,而且是被认为最具有潜力的方案。可是,在IETF保守势力占主导地位情况下,没有获得青睐。但是,风水轮流转。当初IETF放弃的方案,却给了中国一个创新的机会。进入21世纪后,当全新框架的新一代互联网成为国际研发主流和热点后,当初被认为风险太大的IPV9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个可选方案。由中国专家提出的基于IPV9的一系列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主张在国际标准组织受到重视,就是因为IPV9在前瞻性和长远效益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力。[x]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IETF当年不考虑长远需求,只顾解决短期的地址短缺问题,结果却在21世纪的全新框架未来互联网的研发热潮中面临边缘化的危险。刚完成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研发,就面临着将互联网推倒重来的强大呼声。这一历史教训值得当前中国深思。

 四、IPV6技术缺陷和战略失误

下一代互联网研发历史说明,过于关注于地址资源不足而导致IETF二十年前的仓促决策,以至于IPV6缺少长远生存适应能力。今天,当中国也面对第一代互联网地址耗尽的局面时,是否会同样因为过于关注这一问题,而忽略对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更全面、更深入、更长远、更重要问题的考虑,导致后患无穷呢?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目前看来,中国主流舆论都是利用互联网地址耗尽这一事件,为推广部署IPV6宣传造势。我们并不反对中国引进、研究并适当应用IPV6,我们担心的是,IPV6一枝独秀,成为一种网络霸权和垄断,垄断信息技术研发资源和网络资源,遏制封杀其他旨在自主创新全新框架的中国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的任何努力,从而铲除任何对IPV6的生存具有威胁的技术思路和网络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为自主创新的互联网体系创造生存空间,就必须要对IPV6进行深入的分析检讨。

不可否认,IPV6鼓吹者能够为IPV6在中国扩大应用举出一些可信的理由,比如首要理由就是IPV4地址耗尽,还有IPV6是IETF研发的“正统标准”,IPV6是“成熟的技术”,IPV6地址已经足够多,其他的技术“还不成熟”,以及政治性口号“技术无国界”等等。然而,我们并不打算否定这些理由的真实性,但是我们怀疑的是:这些理由是否完整和全面?是否对IPV6的利弊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是否将所有需要考虑的问题都想到了?是否都向人们介绍了?是否对国家做大规模部署一个网络体系战略决策时需要考虑的目标、需求、意义、评估标准、风险、和其他方案的比较评估等都论述清楚了?(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