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华为诉三星为炒作?肤浅!(2)

来源:磐石之心 作者:磐石之心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6-03 11:42 
核心提示:现在华为在美国、中国两地起诉韩国三星公司,这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创新力量的崛起,有利于中国制造摘掉山寨的帽子。华为起诉三星就让韩国媒体、民众纷纷惊呼中国制造不再是山寨、低质量的代名词,而是同样具有创新

现在华为在美国、中国两地起诉韩国三星公司,这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创新力量的崛起,有利于中国制造摘掉“山寨”的帽子。华为起诉三星就让韩国媒体、民众纷纷惊呼“中国制造不再是‘山寨’、‘低质量’的代名词,而是同样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兼备性价比,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5年度,美国共提交约5.74万件申请,日本和中国分别以约4.42万件和约2.98万件位列二、三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分析认为,去年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以色列,分别增长了16.8%、11.5%和7.4%。

企业专利申请排名方面,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美国高通公司和中国的中兴通讯、三星公司分别以2442件、2155件、1683件位列其后。

华为在LTE/EPC领域已经向ETSI声明1103件基本专利,占全球该领域的14%(1103/7659),位列全球第一。

截至2015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等终端设备)全球申请专利达到9000多件,其中获得国内专利授权2000多件,欧美等境外专利授权1100多件。

除了起诉三星公司,之前华为与苹果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并向苹果收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费。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这意味着苹果公司需要向华为支付专利费用。华为和苹果的许可协议覆盖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华为、中兴位居全球公司专利申请的前几位,这体现了中国的创新实力。而华为起诉三星,与苹果达成专利交叉授权都可以有效改变Made in China在国际社会中的“山寨”形象。

让中国企业看到研发投入并非无利可图

无论是华为,还是中兴,他们都曾经是国际巨头起诉的对象,现在却反过来可以与国际巨头们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并向他们收取专利费,这都体现出中国企业创新实力的进步,给中国其他企业带来榜样性作用。

很多中国企业认为研发意味着高投入和较长的获利周期,加之中国商品售价难以提高,这些研发投入变得很不值。因此,大量企业只注重市场、营销,利用投机心理做企业,钻政策空子,骗国家补贴。忽视技术研发的投入,很多企业研发人员的收入低的可怜,产品粗制滥造。

那么,研发投入真的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利润么?据媒体报道,早年华为曾被通信巨头思科、摩托罗拉、爱立信起诉,现在已经与这些巨头达成了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同时每年还要向专利所有者支付3亿美元的费用。(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