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华为P9的摄像头成本真的是1500元?

来源:老范 作者:老范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6-04-19 19:36 
核心提示:想到这里,笔者认为要判断华为P9摄像头的真实成本,应该弄清它的镜头到底更接近手机镜头还是相机镜头。如果是前者,那成本就应该与手机摄像头更接近,而不会夸张到1500元。这俩东西虽然都是用来拍照的,但实际天差地别

今天,笔者在阅读新闻的时候看到著名自媒体李瀛寰老师的一篇文章,发现她提到华为P9的摄像头成本可能高达1500元。这款手机是华为与顶级相机厂商徕卡合作的产物,华为称其拍照功能获得了徕卡的认证,因此有相当的溢价能力,不过1500元的成本着实有些惊人。

为此,笔者特地询问了一位熟悉手机供应链的朋友,对方答曰:“1300万像素摄像头批发价大约30元一个,P9有两个摄像头,价格就乘以2吧。”一个说60元,一个说1500元,差距实在太大,到底谁说的靠谱?

想到这里,笔者认为要判断华为P9摄像头的真实成本,应该弄清它的镜头到底更接近手机镜头还是相机镜头。如果是前者,那成本就应该与手机摄像头更接近,而不会夸张到1500元。这俩东西虽然都是用来拍照的,但实际天差地别。例如:

1.与相机不同,手机摄像头光圈不可调节,没有实体的快门帘,可以说相当的简陋;

2.相机的镜片是光学玻璃或者萤石,制造工艺是打磨;

3.手机摄像头的镜片是树脂,制造工艺是在模具里浇注出来的;

4.两者的光学性能和体积差距也是巨大的。

从华为P9已有的外观信息来看,显然更加接近手机摄像头,体积与手机摄像头无异:镜头没有突出机身、CMOS传感器是索尼专为手机制造的、摄像头整体模块也是一家叫舜宇的国内供应商制造的。

如果举一个反例,那就是松下前两年推出的一款手机CM1,同样采用徕卡认证镜头,拥有实体光圈和快门帘,拍照时镜头会伸出机身之外。这才是更像照相机镜头的例子。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可以推断P9摄像头的“物理成本”了,应该是更接近60元这个数字。但大家不要忘了,华为P9是拿到徕卡的认证和品牌授权的,这会不会也是成本的一部分呢?

如果以相对简单的明星代言或者品牌授权来考虑,费用可能在几百万元人民币的数量级,确实会给单机增加不少成本。但根据前几日一些媒体朋友的分析,华为和徕卡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双向的合作,而不是单向的品牌授权。有资深媒体人认为“其实徕卡更需要华为”,因为这也是徕卡突入手机领域的一个机会。因此,我推断这次合作是双方都拿出一部分资源来促成的一次合作,而非华为花几百万元买个徕卡logo。

而且就算是华为花了几百万买徕卡logo,也不应该把这些钱平摊下来作为摄像头的物理成本。毕竟华为是从供应商那里采购的摄像头,批发价多少就是多少,这笔交易徕卡并未参与其中啊。

当然,以上是笔者根据已有信息和逻辑进行的推断,实际情况欢迎更专业的人士来解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融合网立场。)

(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