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消费类电子产品 >

云电视应带来“朋友般”的互动感

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30 11:10 
核心提示: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研究咨询部主任彭健锋指出,2012年互联网电视渗透率预计将达48%,2015年底,保有量将达1.5亿台。在智能电视中,合资品牌大多选择Linux操作系统,而本土品牌偏向于Android系统,比例已接近10%,并有不断上升趋势。

5月24日,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2012(第二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云应用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的代表们对云计算与彩电业的融合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中国消费市场全面释放泛电视化是大势所趋

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互联网电视总销量为1200万台,市场渗透率为30%,智能电视在互联网电视中的占比已超过40%。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研究咨询部主任彭健锋指出,2012年互联网电视渗透率预计将达48%,2015年底,保有量将达1.5亿台。在智能电视中,合资品牌大多选择Linux操作系统,而本土品牌偏向于Android系统,比例已接近10%,并有不断上升趋势。

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为民指出,以智能云电视为代表的彩电业已成为推动三网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软件服务和网络增值服务的重要载体。大量智能云电视的开发表明,“泛电视化”已是大势所趋,智能云电视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应用体验。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中心秘书长文艳平认为,产业的整合由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所驱动,由用户的泛在化需求所决定。

用户需求及体验决定云电视创新高度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面对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的开机率仅为30%,原因很可能是彩电厂商没有重视用户的实际需求及体验。把消费者重新拉回到电视旁已经成为厂商的共识,智能云电视责无旁贷。

华数传媒网络公司产品创新部总监樊厚清强调,云电视应该能带来“朋友般”的互动感。海量应用程序应该针对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另外,终端产品和应用软件的成功与用户感受关系最密切,所以,云电视上市前需进行客观的用户测试,以降低产品风险。

未来,电视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枢纽。对外,通过云把内容和服务无限拓展延伸,对内,通过物联网、多屏互动、交互设备来实现人机互动和智能控制。另外,云平台也提供了精准营销的解决方案,“云”+“端”的模式让电视将更加智能。

但是云电视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诸如:标准欠缺或不完善、内容欠缺、安全、互联互通及应用软件、操作系统都有待完善。标准与专利是云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采用国外的操作系统,需要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专利问题。智能电视生态系统需要多产业部门的参与合作,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台湾奇扬网科MirrorOp技术大受欢迎

如何实现家庭中的多屏互动,甚至把智能电视当成云端虚拟的PC终端,是当下与未来对屏幕同步镜像与回控技术的主要要求。

台湾奇扬网科CEO张国隆现场展示了经全球数百万用户验证的N屏同步与互控通信协议MirrorOp。该技术可以将iPhone、Android、MeeGO\WindowsMobile手机上的画面通过Wi-Fi无线同步传送到数字电视或计算机上,省却了HDMI或AV联机的麻烦。安装软件后,还可以用带USB鼠标的电视或PC操控手机。目前,MirrorOP已支持30多种设备和平台的传屏与互控组合,并已被宏基、戴尔、NEC、LG、TCL和海尔等厂商应用。

MirrorOPV2版还支持IntelWIDI无线高清技术、WiFi联盟的WFD无线显示技术、DLNA、MicrosoftRDP相关协议。但是,由于利益关系受到了上述组织的一些偏见。另外,MirrorOP也存在优化完善的空间,比如截屏效率、压缩加速、延迟控制等。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