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其他 >

诺基亚在华遭无品牌制造商挑战 份额跌至19%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 无忌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09 20:59 
核心提示:北京时间6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路透社周二发表分析文章称,从新德里到上海再到约翰内斯堡,来自中兴通讯、印度Micromax等公司的廉价手机,正在侵蚀着诺基亚在新兴市场的主导地位。令诺基亚更感焦虑的是,亚洲手机厂商正在逐渐转向谷歌Android免费操作

北京时间6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路透社周二发表分析文章称,从新德里到上海再到约翰内斯堡,来自中兴通讯、印度Micromax等公司的廉价手机,正在侵蚀着诺基亚在新兴市场的主导地位。令诺基亚更感焦虑的是,亚洲手机厂商正在逐渐转向谷歌Android免费操作系统,这类产品在新兴市场颇受运营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在高利润的智能手机市场,随着苹果、黑莓手机制造商RIM以及谷歌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诺基亚早已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这让廉价手机成为诺基亚最具有价值的业务。但现如今,这项业务也开始受到威胁。

总部位于伦敦的咨询公司CCS Insight分析师吉尔夫·布拉韦尔(Geoff Blaber)表示,“三年前诺基亚在新兴市场的地位看上去仍不可动摇,但是低成本的芯片组和不断增长的规模,帮助很多亚洲厂商采取了更具侵略性的定价策略,并让市场份额获得了增长。在灵活的竞争对手面前,这台原本主导50美元以下市场的‘强大手机制造机’也开始面临压力。”

诺基亚上周刚放弃了几周前制定的财务目标,并将原因归咎于中国和欧洲市场面临困境。由于市场投资人对诺基亚结盟微软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的战略持怀疑态度,导致诺基亚的股价下跌了18%。

廉价手机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惨烈。新兴市场的手机注册用户高达17亿,诺基亚过去在这些市场的优势在于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分销渠道。不过随着中兴通讯和华为等原本专注于网络设备业务的企业也开始积极发展移动终端业务,诺基亚的统治性优势开始逐步瓦解。

中兴通讯一位高管在今年4月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的手机出货将超过8000万部,远超过去年的6000万部。目前,欧洲和中国市场是中兴通讯的主要手机市场。华为今年的目标是制造6000万部手机,该公司已经在北京的高档商场和米兰时装周上开展推广活动。市场调研公司IDC亚太地区研究员梅丽莎·楚(Melissa Chau)表示,“华为和中兴通讯早已熟悉运营商的需求,在非常低端的市场,上述两家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向运营商提供大量的手机。”

自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开始,新兴市场对廉价手机的需求开始飞速增长。不过诺基亚廉价手机的销量却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今年第一季度,诺基亚非智能手机的出货总量为8430万部,较上年同期下滑了2%。

市场份额瓦解

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尼尔·莫斯顿(Neil Mawston)表示,“诺基亚早在两年前就应当对此予以回击,这么晚才开始行动使之需要面临非常严峻的竞争。”一些亚洲厂商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在中国市场,诺基亚最大的竞争恰恰就来自于那些根本不知名的企业。

那些所谓的无品牌制造商,使用着联发科技或是展讯通信的芯片组,控制了中国市场45%的市场。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则从两年前的33%下滑至19%。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指出,这些中国的无品牌制造商去年还在非洲、印度、拉美和俄罗斯市场进行积极扩张。把这些厂商的产量结合在一起,他们的手机销量已经超过了诺基亚。市场分析师预计,这些厂商下一步将着眼于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的廉价智能手机。

在印度市场,诺基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手机市场,印度的手机注册用户超过8亿人,但同时也聚集了150家厂商。面向大众市场销售的入门手机售价仅为20美元左右。廉价的手机与最低每分钟0.5美分的通话资费刺激了印度手机市场的增长。市场分析师表示,一些印度手机制造商的利润率可能只有2%左右,这些制造商主要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制造手机。

Gartner预计,中国无品牌制造商第一季度占据了印度手机市场20%的份额,低于诺基亚26%的份额。不过在两年前,诺基亚在印度市场的份额还接近60%。预计今年印度手机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2亿部,较上年增长25%。左右。(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