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终端 > 互联网电视 >

光看不用!互联网电视智能应用渐成摆设

来源:点科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0-11 10:42 
核心提示: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数据却显示,国人观看电视的时间在逐步减少,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的年轻人更喜欢PC和手机,电视的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老龄化”了,主流人群在40岁以上。

据中怡康预测,2013年电视整体销售量将突破4300万台,其中智能电视的销售量将突破2600万台,销售规模将超过1000亿,预计2014年将超过1500亿。如此庞大的销量,中国电视进入智能化时代应该很快就可以实现。

如此低的激活率,意味着超过七成用户并没有使用智能电视提供的智能化网络服务,他们只看电视不用电视,把电视的智能功能当成摆设。由此可见,智能电视在中国的普及率并不高,反而正面临着销量虽高但使用率低的尴尬场面。

用户偏向老龄化

据艾瑞咨询日前发布的数据却显示,国人观看电视的时间在逐步减少,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的年轻人更喜欢PC和手机,电视的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老龄化”了,主流人群在40岁以上。

时下40岁以上人群以观看新闻、电视剧为主,这些节目只要普通的电视能够搜到央视和各大卫视,基本上都能看得到。作为年轻人,一台PC或者Pad和手机就能满足他们当下的需求,他们也没有必要天天面对着庞大屏幕去看电视。即使有少数年轻人使用智能电视,也只是偶尔玩电视上的应用和游戏,但不会天天使用。

市场上的智能电视,无论是内容还是应用,所对准的都是年轻人的需求,但是电视的使用者却是偏向老龄化的。指望一群不上网、不玩游戏的老年人去使用电视上的智能功能,那是不现实的。正是由于中国电视的观看人群偏向老龄化,才导致智能电视的使用率低。

用户体验不佳

如果说观看人群老龄化是导致智能电视使用率低的根本原因,那没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则是直接原因。良好的用户体验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应用软件,另一个是交互方式。

目前智能电视上的应用软件有很多,但大多是从PC和手机上平移过来的,很少有针对电视开发出来的应用。如小米电视上的所有应用,都是直接从小米手机上平移过来的,没有针对应用在电视和手机上的体验不同而开发新的应用。这样就会导致同样的应用,在手机上非常的火热,但由于在电视上的体验不好而被用户卸载。

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交互的方式有很多,有语音操控、体验操控、触屏操控等方式,但是没有一种操作方式是真正适合智能电视的。就拿语音操作来说,中国的方言那么多,操作起来就很不方便;如果使用体验操作,一旦在操作过程中力度和幅度过大,就会造成操作上的失误;而新出来的触屏操作只适用于手机和Pad等产品,面对着庞大的电视屏幕使用触屏也是不合适的。

其实,导致智能电视使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智能电视的开发厂商没有明确好产品定位,没有做好适用人群的产品开发,从而导致能使用的人群没有购买产品,购买产品的用户又使用不着。

在当前的国内市场,智能电视的需求是很大的,据调查,有近9成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智能电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视的普及也必将是大势所趋,但由于诸多的限制,导致智能电视使用率低,形成用户光看不用的局面,从而使电视智能化道路发展缓慢。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