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掉队的真多,那些年被移动互联网抛弃的巨头们(2)

来源:搜狐IT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2-22 12:52 
核心提示:除了掌上电脑及平板,手机是微软进军移动互联的另一条主线,其产品就是WindowsMobile以及后来的WindowsPhone。应该说,微软的起步并不晚。早在2003年,微软就发布了WM的第一个版本:WindowsMobile2003。苹果推出手

除了掌上电脑及平板,手机是微软进军移动互联的另一条主线,其产品就是WindowsMobile以及后来的WindowsPhone。应该说,微软的起步并不晚。早在2003年,微软就发布了WM的第一个版本:WindowsMobile2003。苹果推出手机系统的时间至少比微软晚了四年。

此后,微软通过类似给系统打补丁的方式,不断的丰富WindowsMobile。2007年2月,微软推出WindowsMobile6.0,这个系统的界面被认为和Windows Vista相似,微软的打算是让用户在手机上有和电脑上一样的体验,因此,微软导入了大量的自家应用程序,如MSN、IE等。

2010年10月,WindowsMobile走到了尽头,微软发布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Phone,并中止了对原有WindowsMobile系列的技术支持和开发。2012年,微软再一次大刀阔斧的重启炉灶,推出Windows Phone 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Windows Phone 8并不是之前WP7或者WP7.5的简单升级,而是基于内核的一次重新更改。

不难看出,微软从一个先驱开始向一个追赶者的角色改变。但市场份额似乎更能说明问题。2012年的WindowsPhone市场份额为2%,消费者依然没有买单。

2,英特尔手机,一个挥泪斩马谡的故事

英特尔是另一个悲壮的先驱。2007年苹果iPhone引领了智能手机的新一波狂潮,但在此之前,英特尔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手机的尝试,但由于盈利情况不好,英特尔于2006年将手机芯片部门XScale卖给了Marvell。

英特尔的手机历史,比苹果早了整整四年。2003年,Intel推出了第一款基于移动设备的处理器PXA800F。它被看成是英特尔进入语音通信与互联网接入领域的无线便携终端架构(IntelPCA)重要产品,能提供无线上网、播放音乐等应用。

当时市场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非常平淡,而PC则是处在一个不折不扣的黄金时代。在成立的这段时间内,这个手机部门累计亏损了数十亿美金。

2006年,英特尔历史上最短视的一幕出现了。公司将通信与应用处理器部门以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美国的Marvell公司。这笔交易被认为是导致了现任CEO欧德宁提前退休的原因。虽然英特尔在这几年获得了PC上的巨大成功,但却在丧失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机遇。

ARM架构在智能手机上的兴起,完全打醒了英特尔。于是,一场追赶的大戏开始上演。2010年,英特尔开始谋划购买德国的英飞凌移动业务,累计花了14个亿。

此外,一系列针对智能手机业务布局的并购也在展开。英特尔通过英飞凌收购了德国一家专门从事LTE技术的公司-BlueWonder。据介绍,BlueWonder公司专注于LTE的经验,将弥补英飞凌无线晶片部门(WLS)长期存在的LTE发展不力。

围绕智能手机芯片的整合也在展开,英特尔收购了McAfee并将其作为安全解决方案整合进自家芯片中。McAfee收购了TrustDigital和TenCube这两家移动安全服务公司。

除了手机,英特尔还尝试从硬件跨界到软件。2010年,英特尔和诺基亚合作开始从事MeeGo的研发,这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便携设备操作系统。最终的结果是,诺基亚制造微软单方面撤出,Meego在推出数款产品之后夭折。

但是,当年为了利润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严重阻挠了英特尔的移动互联发展。在ARM已成大势的前提下,英特尔的追赶变得举步维艰。最新的数据显示,英特尔在国内试水智能手机的首款产品销量,仅2万部。(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