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移动互联网 >

IPV6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新契机

来源:飞象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1-30 16:35 
核心提示:中国电信此前部署的业务发放地址全部为公网IP地址,而IPv6双栈过渡技术的部署,一方面可以缓解地址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回收大量的公网地址,放在IDC、专线用户业务等必须使用公网地址的环境中。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峰会上,电信运营商普遍认为IPv6将是发展3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必要工具。3G标准制订组织3GPP于2000年5月决定在下一代移动技术中采用IPv6。而因为IPv4的数量有限,在很早前国际施华洛世奇(www.qhsj558.com)IP地址管理机构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就规定并不给移动终端设备分配IPv4地址。“目前,在国内可上网的移动终端使用的是电信运营商的私有地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副秘书长何宝宏说,“这样不但带来了电信运营商成本的上升,还带来了私有地址转换IPv4地址的大量翻译工作,使上网的速度变慢,同时大大降低安全性,最终局限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英特尔预测到了互联网将改变终端体验方式,但却没有预测到变化来得如此之快,这让英特尔在智能手机领域错失战机。不过,随着去年底超极本的问世,以及Intelinside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英特尔正在试图以“后来居上”的态势加入战局。

今年4月,英特尔推出了与印度手机厂商LAVA合作的采用Medfield处理器的首款智能手机产品,5月与联想和合作的K800天梭手表(www.hopelaser.com)也浮出水面,未来与中兴、摩托罗拉合作的基于Medfield的智能手机也将陆续上市。在推出成品之前,包括英特尔自己人都对之前被外界广为质疑的功耗问题捏了把冷汗,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坦言:“之前在看介绍Medfield处理器的资料时我心里也有个问号,英特尔的基因是性能为王,是做计算出身的,真的能够很好地解决功耗和移动体验这些问题吗?”在从通用型芯片向SoC(系统芯片)转型过程中,英特尔是饱受质疑的,入场晚还要做技术转型,英特尔是不是真的能够赶上移动互联网这班车,还是被永远抛在后面?

当前,电信运营商在向IPv6过渡与演进的技术方面,主要面临着双栈、6RD和DS-Lite(轻量级双栈)等几种方案的选择。虽然这些方案各有差异,但也有一个共同点:当IPv4公有地址不足时,IPv6的迁移还没有完成,采用IPv6过渡技术给用户提供接入服务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临时选择。中国电信此前部署的业务发放地址全部为公网IP地址,而IPv6双栈过渡技术的部署,一方面可以缓解地址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回收大量的公网地址,放在IDC、专线用户业务等必须使用公网地址的环境中。

与此同时,考虑到向以IPv6为基础构建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中国电信选择DS-Lite作为向IPv6过渡的另一重要技术,DS-Lite是在终端和城域网SPOP点设备之间构筑纯IPv6业务流的技术,可以实现城域网IPv6的部署和演进。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