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农村互联网 >

农村初中网络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实践体会

来源:中安教育网 作者:李静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8-11-12 11:30 
核心提示:本文所说的网络交流礼仪是在进行网络交流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总和。它是网络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礼仪,这种礼仪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专门讲如何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人与人的交往时应保持的礼仪。

我校学生网络礼仪现状及其应学会掌握的网络礼仪

本文所说的网络交流礼仪是在进行网络交流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总和。它是网络道德规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礼仪,这种礼仪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专门讲如何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人与人的交往时应保持的礼仪。如在互联网中进行交流时应保持的礼仪、在通讯网络中进行交流时应保持的礼仪等。

我所任教的这所中学虽是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可是多年来学校领导坚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就计算机的配置和使用来说,学校有电教室、微机室、电子阅览室,另外各班也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全市农村中学中率先实现“班班通”。学生除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外,还能参加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组织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所以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和计算机知识水平都高于周边兄弟学校的学生。可是我发现,很多同学在与校内外网友交流时,极度缺乏网络礼仪,以至于没有顺利的达到交流目的。表现为网上说谎、使用侮言秽语、阅读不良信息、发放传播计算机病毒等令人担忧的现象,从中也暴露了我校学生缺乏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更没有把网络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品德内容。由此看,对他们进行网络礼仪教育已迫在眉睫,于是在实际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在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都有意识地渗透网络礼仪教育,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三维目标,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经过长期观察后,我发现我校学生主要参与的网络活动主要有:网络资源下载、网络游戏、及时交流软件(QQ、msn)、网上论坛(学科交流平台)、电子邮件(E-mail)、等几方面的活动交流。结合传统的交流礼仪与我校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网络交流礼仪的内容:

尊重网络知识产权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已经大大的外延,“网络知识产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刚刚踏入网络世界的初中生应该着重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法律意识。当我们在登录门户网站、视频网站上传、转载、传播信息和作品等网络活动时,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不擅自侵占、上传、转载他人不允许和未经允许的网络作品,从而做到尊重别人网络知识产权。

网上非实时交流时(电子邮件)应当注意的交流礼仪。 E-mail是一种新的人际交流方式,运用它进行交流时的礼仪与传统的交流礼仪有所不同。在发送和接收E-mail时应注意称呼、问候、致谢、署名、写好主题、收到来信注意及时回复等。

网络实时交流所留意

(1)在用文字和别人聊天或用白板交谈,特别是谈一些重要事情时,语句不要太长,尽量做到简单明了,内容发送要注意。网络游戏、QQ等聊天软件具有及时性,所以如果一旦打错字对方就会立刻收到。所以在发送内容之前,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尽量做到不出现错字、别字、易引起歧议的话。

(2)当你在同时和几个人聊天时,请一定要头脑清醒,别张冠李戴,如发错信息应及时致歉并说明情况。

(3)和别人,特别是离你很远地方的人交谈时,如果你想结束聊天,最好对别人说句再见的话,等到别人也说再见时,才结束。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敬。

(4)使用QQ聊天时,一定要尊重别人的时间。如果上网后发现你的朋友也在网上,不要毫无休止地打扰别人,应当问清楚别人是否很忙,如果别人正在做事,问候一下就可以了。等到大家都有时间,可以痛痛快快地再聊一聊。

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礼仪的途径和措施。

因为我们学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在课堂上接触网络主要在信息技术学习和课堂上和兴趣小组活动中。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和我的自身修养及课堂师生交流进行开展网络交流礼仪的教育,以此让学生达到记住人的存在,网上网下行为一致,给自己网上留个好印,参与争论平心静气,尊重他人的隐私等。

(1)课本学习中渗透网络交流礼仪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网络交流礼仪因素,如《收发我的贺卡》、《收发我的邮件》、《制作网站首页》、《超链接组织网页》、《礼仪宣传演示文稿》等等。教师要善于从信息技术教材中发掘出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提高学生自身的文明修养。

例如:在教授信件发送与接收的整个课程教学中,我以电子邮件为载体,渗透礼仪教育,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了解网络交流礼仪,以此取代空洞的说教,我要求每位同学发一封邮件给我,我在回复时有意识的渗透以下几点:我在回复每一封电子邮件时都附上称呼、问候、致谢、署名并写好写好主题等,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方面的内容并做好来信的及时回复;在发送附件前,必须采用杀毒软件扫描文件,以免将病毒传给他人。如其中有一位同学向我要C语言电子教程,我以附件的形式发给了他并在信中注明,我已经对该文件进行了病毒的查杀,安全起见下载时请先查杀病毒再使用;不要通过电子邮件向别人发送令人反感的连锁垃圾邮件,因为这种邮件常常要求收信人将这封信转发给自己的几位朋友,令人感到非常的不愉快;在回信时要注意来信的抄送地址,有时侯,你想回信给一个人,却将信同时抄送给一群人。

(2)摸索网络礼仪教育的新途径

为了强化学生们的网络礼仪意识,防止信息技术课成为单纯的技能课,我还运用中学生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网络礼仪与学生的日常课堂学习、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开展网络礼仪教育。在开学不久后我举行了一场小型的“网络需要礼仪”辩论赛,目的是让他们在唇枪舌战中,自主地去体会遵守网络礼仪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了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展现各自的网络礼仪风采。在思想和情感的碰撞中,让他们去思考应该如何正确的遵守网络礼仪的要求。以此方式取代“说教式”灌输,收到很好的效果。

(3)教师言行上示范网络交流礼仪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当我发现了不少同学都申请建立了自己的QQ,我及时建立了实时沟通的师生QQ群。在平时的师生网上交往中,我努力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学生给我寄电子邮件时,我马上向学生回信;当我做了有失礼仪之事,也敢于向学生道歉并及时改正。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课外活动中,我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自律自己的网上言论,对自己的网络语言负责。

网络礼仪教育的一点体会

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上交流不可避免,只有学校加强网络交流礼仪教育,学生才能从小注意交流礼仪,避免染上不良习惯,从而借助网络学到更多的新知识,营造和谐的网络交流气氛。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和信息技术兴趣活动中渗透网络交流礼仪。同时还要以身作则,课上课下的言行上,注重礼仪示范的身教,给学生网络交流礼仪的无声熏陶和良好影响。只要坚持不懈,网络礼仪教育一定能取得实效。

我是一名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校的网络礼仪教育又是刚刚起步,本文所述难免带有主观性、片面性。鉴于此,本文权作抛砖引玉,真诚期待业界同行对网络交流礼仪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