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农村互联网 >

技术竞争促美国宽带普及 竞争引入促价格下降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12 17:47 
核心提示:在各国的宽带发展中,农村地区永远是整体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美国也不例外。为了实现宽带的均衡发展,美国推出了一系列农村宽带支持项目,主要包括:支持农村电子医疗业务、支持学校和图书馆宽带接入、农村发展宽带贷款项目、远程教育和电子医疗贷款与长期贷

一、政府搭台,企业促进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宽带发展,在布什时代,就制定了全国发展宽带技术的规划:发展普及的、负担得起的宽带技术。奥巴马推出的宽带刺激计划更是为美国宽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还制定了21世纪宽带战略计划。

在宽带发展方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措施,主要有:一、支持宽带设备的商业性投资。二、支持新应用与新技术的研发。三、政府牵头建立一些有吸引力的内容信息。四、保护知识产权。五、为新的内容和在线服务提供免税政策。六、增强消费信心及计算机安全。七、保证商品、服务及理念在互联网上自由畅通。八、提高无线频率资源的效率。九、多技术、多项目支持农村宽带接入。这些政策意在通过放松管制、技术中立、资金支持等方面培育市场竞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加用户接入和可负担性,实现均衡发展。

企业方面,由于看到了商机,运营商先后制定了发展规划。Verizon计划6年投资230亿美元,到2010年发展1800万用户。AT&T到2008年,有1700万家庭用户,计划2011年业务覆盖3000万用户。5年内预计投资50亿美元打造光速计划。

政府与企业的共同推动,促进了美国宽带的发展。有研究显示,2011年,美国的宽带用户将达到8990万,占全球宽带用户的比例为18.07%,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美国在全球宽带发展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二、技术多样性,促进了宽带的发展

近几年,美国宽带经历了超越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宽带技术对宽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宽带接入技术方面,DSL仍是美国主要的宽带接入方式。城市、城市周边和农村的DSL接入率分别是45%、42%和42%。Cable接入方式在城市、城市周边和农村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37%和32%,农村接入率相对低一些。固定无线或卫星方式在城市、城市周边和农村的接入率分别是10%、10%和16%。卫星接入方式在农村的接入率高于城市和周边地区。光纤接入方式上,城市为1%,城市周边为4%,农村几乎没有。而电力线接入却是农村宽带接入的一种独特方式。目前有两种BPL系统:一种是室内BPL,另一种是利用室外中等水平的电压线传输高速通信信号。

过去,美国宽带发展面临的问题是:80-90%的人口都已在宽带接入覆盖范围内,但宽带接入在 “最后一英里”碰到了障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经济、技术的,也有管理方面的。2009年,光纤接入已成为热点,相信2010年,美国光纤接入的比例会有所上升。

三、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均衡发展

在各国的宽带发展中,农村地区永远是整体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美国也不例外。为了实现宽带的均衡发展,美国推出了一系列农村宽带支持项目,主要包括:支持农村电子医疗业务、支持学校和图书馆宽带接入、农村发展宽带贷款项目、远程教育和电子医疗贷款与长期贷款结合项目、社区连接项目、公共电视数字传输项目、气候无线项目。这些项目面向农村的医疗、教育、社区、人群,主要通过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宽带发展和接入,保证农村地区的宽带发展不会拖全国发展的后腿。

四、竞争引入,促进了宽带价格的下降

在宽带发展的初期,昂贵的价格成为制约宽带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称,当时美国的宽带用户一般的接入速率是1Mbps,每月包月费20美元,4Mbps速率包月是30—40美元。现在,家庭宽带用户每月互联网费用支出是34.50美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4%。不同技术方面,2005年,有线调制解调器每月业务费41美元,2008年下降到37.5美元。2005年,DSL每月32美元,2008年下降到31.5 美元。

随着竞争的引入,宽带的价格逐步下降。但对于低收入群体,价格仍是影响宽带使用的主要因素。有调查显示,年收入7.5万美元的家庭,宽带使用率为89%; 3-7.5万美元年收入的家庭,宽带接入率为70%;3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宽带接入率为37% 。近两年的经济危机,使宽带使用的价格敏感度变得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更大范围和程度的竞争,成为推动宽带使用的重要手段。如果价格继续下降,低收入家庭接入宽带的比率还会上升。2010年,政府已决定向小无线运营商开放更多的频谱将有助于降低宽带价格,提高宽带的普及程度。相信未来,宽带的价格还会有所下降,受益用户将更多。

五、宽带取得发展,普及至关重要

2005-2008年,美国在家采用宽带率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55%,其中不同性别的差异在缩小,2008年,男性和女性的采用率分别是58%和53%。从年龄上分,18-49岁年龄段的采用率在70%左右;50-64岁年龄段采用率为50%;65岁以上采用率相对较少只有20%。从种族上看,白人、黑人和西班牙人在宽带使用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在宽带采用上仍有反映,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社区所处区域上,城市社区与城市周边社区的采用率基本相同,在70%的水平上下,农村社区采有率相对较低,只有38%左右。

虽然宽带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美国在全球宽带网应用方面仅排名第15位,宽带更广泛的普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向美国的每一个儿童提供互联网连接。此外,农村地区、低收入家庭和老年人,也是宽带普及应惠及的对象。

进入2010年,美国FCC开始着手制订美国宽带普及计划,并正在征求公众意见。2月,美国国会提交了该计划的草案。

六、发展可喜,但面临挑战诸多

虽然美国的宽带发展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历程,但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

1、价格仍高

有研究显示,日本宽带平均月使用费为34.21美元;韩国42美元;美国则为53.06美元,美国比日本高1.55倍,比韩国高1.26倍。虽然宽带的价格已有所下降,但仍有下降的空间,如何正确调整价格,将直接影响宽带的发展。

2、上网速度慢

据有关研究,美国宽带用户的宽带平均速度为3.9Mbps,尽管比世界平均水平1.5Mbps高,但低于16个国家。上网速度前5名的国家则分别为:日本、法国、韩国、瑞典和新西兰;比排名十四的美国快很多倍。日本平均宽带上网速度为每秒8.9Mbps,美国上网速度每秒43.3Mpbs,日本比美国快5倍。

3、普及水平不高

宽带普及方面,美国被挡在前10名之外。丹麦、荷兰、瑞士、韩国、挪威与冰岛等都高于美国。

4、服务可靠性不够

用户没有办法评估服务的可靠性,这些评估可为用户提供一些信息,比如:影响用户体验速度和被用户用来对比宽带服务可靠性的传输质量。需要通过普查形式,向用户、政策制订者和业内提供包括宽带可用性、类型、建议、实际传输速度等精确、可靠的信息。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