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电子商务 >

银监会将对“非标业务”下狠手(3)

来源:法治周末报 作者:汲东野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02-13 10:24 
核心提示:二是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少增5万多亿元,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 三是风险合

二是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少增5万多亿元,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

三是风险合规经营意识得到加强。违法违规和监管套利大幅减少,经营行为趋于理性规范,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

四是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势基本形成,监管的震慑作用明显提升。

自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银监会又连续出台3份重磅文件整治非标业务,整治银行业乱象。《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旨在遏制信托通道;《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将资管业务、表外业务及同业业务纳入大额信用风险暴露监管框架;《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旨在堵上委托贷款的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论坛的嘉宾多提及“宏观审慎”政策。

光大永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非在论坛上发表演讲说:“资管新规发布后,首次将资产管理业务纳入了宏观审慎管理的监管范畴。我认为在这种形势下,资产配置功能和重要性将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易纲近日撰文时写到:“近年来,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已成为全球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不断取得进展。总体看,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探索与创新在国际上走在前列,也为全球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都对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重要部署。

易纲指出,2018年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宏观审慎政策是对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二者的协同互补能够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主流央行政策框架以货币政策为核心,但货币政策作为总需求管理工具,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侧重于抑制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市场传染,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易纲写到:“人民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同业存单、绿色信贷业绩考核纳入MPA考核,优化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