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电子商务 >

当我们说自媒体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来源:创事记 作者:刘新征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4-02 12:30 
核心提示:而微博改变了这一切,如果你是一个读者,通过微博,你愿意关注谁,就能随时获取他/她写的内容,你就是自己的编辑,而你关注的人,又会把他/她关注的内容推到你的面前,他/她就是你的编辑。

我曾经反复地在微博上询问以及自问:当我们讨论自媒体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每天都能在时间线里看到自媒体的各种讨论,也听到了不少传统媒体人转型发家的故事,但这些完全不能解释我的心头疑问:当我们讨论自媒体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已有的各种讨论,给我的观感,很类似那个大数据的笑话:

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 everyone talks about it,nobody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everyone thinks everyone else is doing it so everyone claims they are doing it。

看他们讨论的很热闹,我很想装作自己也懂,但是,好吧,既然已经过了青春期了,干嘛还要逞强呢?

好吧,它是什么?我们讨论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

很久以前,世界是这样的……

开个玩笑,也没那么久,在原来的世界里,记者、作者以及……嗯,还有"笔者"写稿子,编辑审核修改把关,编辑决定读者需要看什么,读者们看编辑编辑过的内容,在这个世界里秩序井然,编辑是最大的,作者除了通过编辑,没办法发表内容,编辑看不上眼就只能锁在抽屉里,而读者只能通过“读者来函”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见通过编辑转交给作者,只有在编辑认可的情况下,才能把意见刊发出来,因此编辑是一份非常受人尊敬的工作,一般被称做“编辑老师”。好吧,听起来像是19世纪了的事儿了……

后来,有了博客,每个个体都拥有了完全的表达自由(请忽略政府那只手),每个人都有完整发表内容并进行传播的能力,理论上,你写的一篇文章可以被全世界任何一个可以接入互联网的人访问,这跟把稿件写完放在抽屉有着本质的不同,搜索引擎是那个时代的信息中枢,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大家主要是通过搜索来完成博客内容的消费。

只需建立一个自己的博客,你可以自己做一个媒体,自己采写、不经审核地发布、自己传播,这,就是“自媒体”的来源,而博客,也确实在西方引起了一股“自媒体”热潮,不光是传统报社的专栏作者和作家,去发布一些可以不经媒体编辑审核的内容,也包括一些之前编辑看不上的作者,利用自建博客获得自己的读者,作者和读者第一次可以绕过编辑直接完成交流。

但在中国,这个故事有点不太一样,长久以来,超级门户是中文网络最大的特色之一,尽管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搜索引擎与内容社区主动获取个性化的内容,但更多的人还是通过门户来消费编辑提供的内容,因此编辑的推荐变得至关重要,每家门户都提供了博客服务,和那些自建的博客站点相比,它们拥有非常大的流量入口,因此对博客作者而言有着非常的吸引力,但同时这个流量入口能容纳的作品数量又很少,事实上,比传统媒体的容量更小,因为不同的传统媒体有不同的读者群,而门户则只有那么几个,面对的是全体读者,于是又重新变成了过多的内容追逐过少的版面位置,尽管编辑失去了对内容的编辑权,但仍然保留着对内容标题的修改权,因此编辑甚至拥有了比传统媒体编辑更巨大的权力,每个人都努力地跟博客编辑套近乎,希望他们能“推推”自己的文章。

和传统媒体相比,这些编辑更年轻,经验不足,但他们并不惶恐,甚至比传统媒体的编辑更自信,他们的秘密武器是数据,他们根据同样一个位置不同文章的后台访问的数据来决定推荐哪篇文章,用什么样的标题,所以被推荐的文章未必是优秀的,但一定是更多人吸引眼球的,而标题则难免耸人听闻,毕竟只要你点进去看,编辑的目的就达到了。与传统编辑被广泛尊重相比,网络编辑博客编辑几乎普遍性地存在争议。

而除此之外的博文,则乏人问津,无论内容有多好,只要他/她还没有被编辑发现,我在博客频道的时候,经常会“捡”到宝,但是即使是我这样的专职博客编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发现更多的优秀作者与优秀内容。

但即使如此,中文博客也自有其独特的价值,比如它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写作队伍的非专业化,编辑对内容编辑权的失去,负面价值当然有,比如文章没有那么优美流畅了,但其正面价值是避免了编辑以辞害意,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下降了,而作者的专业性的价值上升了,那些专门从事写作的人,比起有专业背景的人,其优势忽然间减少了,原来这些具备专业背景的人,因为其写作能力较弱,同时较少接触编辑的缘故,其声音很难通过媒体通道发布出来,而那些职业写作者则占尽便宜,即便在同一个议题上,他们懂的比专业人士少得多。

我在负责博客频道的时候,要求编辑在特定议题要找特定行业的人发言,尽可能避免那些除了写作无其他背景的作者,宁可文字难看一些,不通顺一些。

2007年年末,在一次博主聚会上,我问在座的各位媒体人(其中大部分是媒体评论部的),如果在未来,每个新闻事件都有当事人站出来,评论者都是业界专业人士,其不同看法也都在这些人中间讨论完成,在座各位的价值是什么?

问题有点僵,一位白发苍苍的资深评论员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也许我们无法写出和专家那样有专业性的内容,但评论并不完全是专业评论,评论员的发言,代表的是普通人的共同态度,是社会舆论的最大公约数。

我当时没有反驳,但我的实际想法是,如果普通人都能表达了呢?如果不光是明星、不光是专业人士,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能力了呢?谁在乎你的公约数呢?谁稀罕你代表呢?

这个时刻迅速的来了,幸运的是,在它刚刚要启程的时候,我跳上了这艘船——微博。

一个人人说话,人人发言,人人表态,人人都不需要被代表的时代到来了。

人们之所以求编辑刊发,求编辑“推推”,乃是因为编辑站在广播的入口处,每个读者都不得不去看这个从未谋面的人推荐的内容,细想起来,这实在是没什么道理。

而微博改变了这一切,如果你是一个读者,通过微博,你愿意关注谁,就能随时获取他/她写的内容,你就是自己的编辑,而你关注的人,又会把他/她关注的内容推到你的面前,他/她就是你的编辑。

如果你是一个作者,你的粉丝都是自己的读者,而且他/她还是你的发行方,因为他/她会把你优秀的内容转发给他的粉丝,转发的同时,还能带上批注,即他/她的转发理由。

写作、编辑、审核、传播、消费、反馈,完全实时,完全个性化,人类的信息传播从来就没有这么便利过。(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