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新能源 >

特斯拉入华逐鹿新能源市场 对国内厂商是挑战还是机遇?(2)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吴晓芳 责任编辑:方向 发表时间:2018-07-20 12:00 
核心提示:其次,中国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作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更多的产业政策向其倾斜。另外,中国政府在扩大外资准入资格上的不断开放。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2018年

其次,中国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作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更多的产业政策向其倾斜。另外,中国政府在扩大外资准入资格上的不断开放。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而此前,外商来华投资建厂需要同中方企业合作运营,且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

第三,中国有世界上配套最全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全球最大、配套最全,同时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链。从2017年起,有关特斯拉量产瓶颈、疯狂烧钱、高管出走、大幅裁员等消息不绝于耳,有分析机构甚至预测特斯拉活不过今年。高开发成本一直是特斯拉的不可承受之重,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销售量迫在眉睫。而上海拥有世界上最健全的汽车供应链体系,而且中国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人比美国工人的时薪要低很多,那么特斯拉的供应链成本和人力成本还能下降不少。

第四,商业利益最大化是特斯拉选择中国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据外媒报道,在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20万辆之后,美国会取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而对于特斯拉来说,20万辆的配额有可能在今年7月用完,成为美国失去联邦政府7500美元电动汽车购置补贴的“第一人”。一旦失去补贴,本就连年陷入亏损的特斯拉将会更加艰难。另一方面,尽管中国方面从7月1日起,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正式下调,其中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汽车零部件税率降至6%。15%的关税,加上运输费用、增值税费等仍会使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处于较高水平,而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价格优势。

第五,中国的人才优势吸引特斯拉。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智商人群,每年培养出全球最多的制造业中高端人才,这种人才资源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提供的。

三、特斯拉入华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是对手还是老师?

特斯拉这次真的在中国设厂了,如果其能借此翻身,那么,中国消费者会因此受益吗?对国产电动车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来说,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1.特斯拉国产化后对国内消费者是利好。

目前在华销售的特斯拉电动车还属于豪华车品类,但随着它在上海建厂,并实现国产,首先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从而直接降低产品的终端售价。其中基础版Model 3价格有望控制在30万左右,这个价格将会处在一个十分具备竞争力的位置。

2.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或受冲击。

不仅物美还价廉,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车的龙头老大,无论是名声还是技术,在新能源车领域中都是首屈一指。毫无疑问,特斯拉实现在华建厂并国产化后,将会给国内电动车这一细分市场带来新的冲击。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乏蔚来、小鹏等出色的品牌,但跟特斯拉比起来,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在车辆本身的性能方面都有不小差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翟少辉表示,特斯拉的进入对国内新能源车产业格局会产生巨大的改变,尤其是对于中高端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来说,更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度,国产电动车企面临不进则退的局面。(责任编辑:方向)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