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电力 > 国家电网 >

国家电网:构筑电网尖端科技新高地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7 13:59 
核心提示: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工业奖表彰大会上,国家电网公司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本届大会中唯一获奖的工程项目。

国家电网科技部主任葛正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主创新,不仅要有创新的意识,还要有创新的能力,更要有创新的胆魄和勇气。”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工业奖表彰大会上,国家电网公司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成为本届大会中唯一获奖的工程项目。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上运行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输变电工程,至今已安全运行849天,输送电量234亿千瓦时,验证了发展特高压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因而被国际大电网组织誉为“一个伟大的技术成就”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当初提出发展特高压技术时却引来了一些质疑声。这项曾经被国际大电网会议定义为“待成熟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商业运营的经验,我们能行吗?远距离输电,电网很容易遭遇台风、暴雨、雷击等自然灾害,安全有没有保障?5年之后,国家电网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人们的疑虑。在2009年1月,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之后,2010年8月,这项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国家电网科技部主任葛正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主创新,不仅要有创新的意识,还要有创新的能力,更要有创新的胆魄和勇气。”当初决策上马特高压技术时,为了拿出让人信服的结论,国家电网委托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就发展特高压的关键问题进行咨询论证。“很多时候,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一个课题的研究,经常由几个单位同时展开,通过比对甄选最佳方案。”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2006年8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核准了晋东南经南阳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批复》指出,尽快研发、实施特高压输电技术很有必要。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新能源资源——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主要分布在西北一带,而能源需求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基地与能源需求地之间“隔空对望”,距离大约在1000到3000公里之间。在这种情形下,摆在国家电网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要么在负荷中心区建设电站,要么在能源中心区建设电站后外送电力。“煤炭可以运走,但水资源、风资源是没法运走的,何况煤炭运输还会受到运力紧张、负荷中心环境容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在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北部地区建设电源,然后把电力送到能源需求地,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和最好的解决方案。”

2004年1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会议提出了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坚强国家电网的战略构想,把发展特高压作为重大的科技创新工程,调动70余家单位、上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特高压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坚克难,同时,投入巨资建成了国际一流的特高压交流、直流、高海拔、工程力学四个试验基地和大电网仿真、直流成套设计两个研发中心,形成了功能齐全、综合指标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大电网实验研究体系。

短短几年间,国家电网公司围绕特高压项目,完成了310项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外绝缘设计、电磁环境控制、系统集成、大电网安全运行控制等多个世界难题,逐步掌握了特高压输电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实验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如今,瞄准国内需求而发展的特高压电网,以其过硬的技术和稳健的运营,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改革创新谋发展

现在,人们惊羡于国家电网的创新成就,然而,国家电网一路走得并不轻松。

国家电网公司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决定以集团化运作为抓手,以明确直属科研院所功能定位为突破口,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协作高效的科技创新机制,以此带动内外创新资源科学配置的大变革,推动公司创新能力的大提升。

2006年4月26日,国家电网下发了《关于明确直属科研单位功能定位及相应变更名称的通知》,在新的功能定位中,已有32年历史的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明确了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试验研究的主攻方向,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机构主要为系统外厂商从事检测服务;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也相继重新调整了功能定位。

2008年,国家电网又进一步对直属科研单位进行整合重组,原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原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重组为新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与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合并成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公司科研核心力量布局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术业有专攻”。如今,科研机构改变了原有研究方向重复、各自为政的局面,各自专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科研力量的整体优势逐渐显现。2006年至2010年,直属科研单位获得总部直接研发投入81亿元,承担完成了公司85%的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创造了公司80%的重大科技成果,赢得了公司60%的国家和行业奖二等奖以上奖励。

在整合内部科技资源的同时,对外,国家电网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联盟,重点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比对验证;以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和共建市场与制造行业建立战略联盟,重点开展设备研制工作;通过体现共同利益和建立国际技术标准,与国外研发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重点开展比对验证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几年时间里,通过整合科研资源,形成了以直属科研单位为骨干、网省公司为基础、外部科研力量为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理顺了科技体制,国家电网的科研人员焕发了创新激情和活力,这支科研队伍成为了特别能战斗的队伍。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国家电网的科技人员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调研分析,迅速制定实施防冰减灾攻关计划,10个月内便完成了35项课题,发布了52项防冰减灾科技成果,并迅速投入工程应用。

创新为荣育人才

如何让这些人才产生“核聚变效应”?国家电网的答案是加强科技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