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企业信息化建设 云计算恰逢其时

来源:机房360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8-10 14:18 
核心提示: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从整个产业层面上来看,云计算普及会催生大量新的产业应用,触发新的业务增长点,降低竞争门槛。

云时代不容忽视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商业的推动,云计算逐渐成为IT发展的趋势,并逐渐融入IT的日常管理和开发模式之中。新世纪的IT人才只有充分了解云计算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IT管理上的创新。

对于企业CEO或管理人员来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来思考企业战略,如何基于云计算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CIO来说,能够系统地获取云计算知识、策略方法,并将更深刻体会如何基于云计算理念来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支持企业降低成本,从传统IT中解脱出来,形成新的IT交付模式、管控模式和思维模式。对于云计算产业链上的公司或从事云计算开发和服务的人员来讲,可以定位在产业链上的角色,了解云计算的发展态势,从而更进一步定位公司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来说,可以通过此书来为引导云计算产业发展、标准制定和政府监管提供帮助,也可以考虑政务工作如何借助云计算来管理、实现政务信息共享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讲,将获得从现有课本无法获取的知识,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及早规划职业生涯提供良好的帮助。总之,虽然本书是面向企业云计算,但也是一本适合各个层面的人士阅读的云计算的普及书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计算如果不引起IT人员足够的重视,将成为一股新兴威胁,使更多IT人员丢掉饭碗。有分析机构预测,云计算技术将会愈加普及,并取代那些通常由IT人员完成的工作。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将使IT专业人群无需关心底层技术,只需要将自己的需求提出来交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企业IT专业人员的岗位将向两个方向演进。其一是逐步从技术性的具体岗位向企业业务终端岗位转变,比如供应商合同管理、云计算、分析学、网络应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其二是一些程序开发、运维的IT人员可以加入云服务提供商。”在此种情况下,IT专业人员的就业门槛将变得非常低,人们对于IT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将不再是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能力,相反,对于云计算服务商的考核能力以及讨价还价能力将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主要技能。这对于众多的IT专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当IT专业人员引以为豪的技术能力无有用武之地时,IT专业人员的职业生命便会迅速地消亡。

后危机时期云计算恰逢其时

在后危机时期,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重塑客户关系,提升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等方面的挑战。但是,传统的IT管理模式在时效性和灵活性上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集团型企业来说,IT不堪重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传统IT系统实施和部署周期通常比较长,对业务需求的满足总是滞后一步。系统部署完毕后很难实现灵活应用,无法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同时,集团型企业往往是多业态并存,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孤岛林立,CIO们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

当传统IT面临“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云计算恰逢其时,从经济危机中破茧而出,以一种灵活、集成、动态、实时的IT模式呈现在企业面前,成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快速应对危机的最佳解决方案。在本书中,著者雷万云指出,云计算使得一切皆服务成为可能--无论是商业流程还是人机交互,并且通过这些技术产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云计算的新模式能够开创一个创新氛围将点燃下一波经济增长。云计算不仅仅是一场新技术的变革,更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颠覆性的信息交付模式,是信息技术革命范式的转变。通过借助云的力量,能够帮助企业从传统IT中摆脱出来,形成新的IT交付模式,管控模式和革命性的思维模式,从而指导企业的IT建设。

在与企业信息主管们交流的过程中,著者雷万云发现CIO们尤其是大型企业的CIO,对于云计算充满了疑惑,对云计算的理解一知半解,人云亦云,而且信息的获取比较片面,只能被动地接受厂商们灌输的云计算知识。雷万云指出,“云计算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它,把其中成熟的部分逐步应用到企业中,不过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思路。”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