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云计算对IDC发展的影响分析(3)

来源:电信工程与标准化 作者:罗承刘亮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3-03 14:29 
核心提示:云计算技术相关业务刚刚开始发展,市场拥有巨大开发潜力,同时,中国移动具有后发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成果,提高IDC业务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打造属于中国移动的服务平台

云计算技术相关业务刚刚开始发展,市场拥有巨大开发潜力,同时,中国移动具有后发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成果,提高IDC业务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打造属于中国移动的服务平台和开发平台,最终实现Xaas(X as a Service)的服务能力;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DC能够灵活扩展,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长尾效应。云计算平台能够以较低的管理边际成本开发新产品、推出新产品,使新业务的启动成本为零,资源不会受限于单一的产品和服务,运营商因此可以在一定投资范围内,极大丰富产品种类,通过资源的自动调度,实现各种满足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尽大可能发挥长尾效益;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DC建设符合国家整体战略,也符合中国移动提出的“绿色行动计划”,可以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营成本。

4.3云计算对中国移动ADC的影响

在大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日趋饱和的市场条件下, 4200多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很可能是未来中国移动实现业务突破的主要方向。然而过去这些小企业受制于资金条件的限制,无法采用适合于大企业的解决方案,同时,其大批量的工作任务也无法通过PC和一般服务器很好的解决。虽然中国移动提供了基于IDC拓展的托管式应用服务( ADC,Application Data Center)业务,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不同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我们发现,4200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业务,其特点往往是可分解、松耦合的批量工作,完全适合采用云计算技术来解决,从而实现少量多样的长尾效应,实现中国移动在ADC(IDC)业务领域的突破。同时由于ADC业务主要依赖移动终端的特点,更加能够体现云计算的优势。

突破终端能力瓶颈:由于移动终端受限于体积和便携性,其处理、运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都是有瓶颈的,这使得ADC业务发展和需要往往受制于终端的能力。通过把计算和存储向云中心迁移,让用户使用轻量级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即可享受到所需要的数据和计算服务;

业务发展的需要:移动通信网络虽然能够承载越来越多的数据业务,但由于终端的异构性,业务的开发与应用往往受制于开发成本和跨平台的兼容性。现在通过云计算平台,在云数据中心实现了不同设备,不同软件和不同网络的兼容,业务可以直接部署在适合的虚拟资源上,使用户无论持有哪种终端都能访问并使用 “云端”的个性化资源和服务;

移动网络带宽的发展:随着3G网络在中国的正式商用以及未来4G网络的应用,移动通信网络将有能力提供更高的可用带宽,数据传输速度将足以满足云计算业务的需求。同时更多的数据业务会对数据中心提出更高要求,也必然需要依靠云计算技术来解决由此造成的业务压力。

 中国移动已推出的基于移动的企业应用平台(MEAP,Mobile-based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latform),就体现了云计算的优势,作为中国移动自主信息化产品内置在ADC业务平台内。在提供多种能力及服务供用户调用的同时,还提供了移动应用的开发环境,实现了SaaS到PaaS的根本性转变。随着进一步的业务和相关技术演进,中国移动的ADC数据中心与业务将和IDC数据中心和业务逐渐融合,打造成新的能够提供Xaas服务的云数据中心(CDC,Cloud Date Center)。

5 结论

本文研究了云计算技术对IDC业务,特别是对中国移动IDC业务的影响。虽然目前云计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安全性、数据迁移等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但随着未来几年云计算技术爆炸性发展,其对IDC业务的影响将日益显著。文中通过分析,证明了发展云计算技术,建设中国移动的CDC(云数据中心),从而实现云计算针对“中型任务”的优势处理能力,能够开拓4200万中小企业市场,拓展相关业务的应用深度,有效的促进IDC业务和ADC业务的发展。(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