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技术 >

微软COO:云的出现将使全球迎来第三次IT浪潮

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11 14:40 
核心提示:“云”的出现,使全球迎来第三次IT浪潮。如今,微软倡导的云计算已联合中国最大电信运营商,在中国市场展开新一轮的攻势。

“云”的出现,使全球迎来第三次IT浪潮。如今,微软倡导的云计算已联合中国最大电信运营商,在中国市场展开新一轮的攻势。

《IT时代周刊》对话微软公司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

云计算是一场革命,它将让微软的品牌形象发生改变。为此,性格强势的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曾不止一次对外表示,“抓住云计算,将是一次机遇。”

不久前,微软公司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Turner)来到中国,代表微软公司在北京出席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合作的签约仪式。凯文·特纳先生是微软高级领导小组成员,2007年加入微软并担任首席运营官职务,与史蒂夫·鲍尔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一起负责确定微软公司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方向。

2010年12月17日,北京金融街的威斯汀大酒店,《IT时代周刊》与凯文·特纳进行了面对面对话。凯文·特纳性格开朗,谈吐中不失美式幽默,在说起微软“云计算”在中国乃至全球发展战略的兴奋之处时,他更是神采飞扬,眼神中放着光芒。

当采访快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凯文·特纳用手拍着沙发的扶手,不无兴奋地说:“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微软能够和中国移动之间找到互利互惠的合作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将之推广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要知道,这可是微软与世界上最大移动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微软早已全力投入云计算

《IT时代周刊》:云计算时代来临,业界争夺战已经打响,微软做了哪些战前准备?

凯文·特纳:的确,目前IT产业变革推动云计算成为趋势,全球软、硬件开发商都在积极备战。作为世界领先的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微软早已全力投入云计算,拥抱云市场变化。

微软计划每年投入超过95亿美元用于研发,目前已经投入超过70%的研发人员致力于云计算及相关工作。未来几个月,这个数字预计将增加到90%。与此同时,微软会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三种不同的云计算应用模式,即微软运营、伙伴运营、客户自建。微软的三种云计算战略有三个典型的特点,那就是软件+服务、平台战略和自由选择。

《IT时代周刊》:面对云标准、云安全问题,微软有哪些成功的解决方案?

凯文·特纳:微软的Azure云计算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可运行多语言的开放性环境,对于云标准的制订,微软采取的是开放的态度。

对于云的安全问题,用户非常关心,微软也一直很重视云解决方案的安全性。除了有着多年的成功经验外,微软一直在广泛地接纳多种国际性组织对云安全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微软加大中国“云”攻势

《IT时代周刊》:微软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微软“云计算”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凯文·特纳:中国移动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微软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云计算、优化渠道建设、联合营销、企业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等。

其实,我们双方对于这次合作都很兴奋。中国移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拥有5亿多手机用户,如果微软能在与其合作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找到互惠互利的运营方法,我们完全有可能将这种合作模式进行全球推广,这对促进微软“云计算”战略发展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IT时代周刊》:中国市场在微软全球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凯文·特纳:中国市场对于微软来说很重要,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尤其是在私有云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这次,微软与中国移动签署的战略备忘录也是我们在中国市场推广“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软在中国有很好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我们在本地同中方企业进行合作,不仅让企业集中精力处理对业务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且在保证软件产品的安全性的同时,让中方企业从IT中获取更高的价值。

对于想拥有私有云的客户,微软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已经可以帮助企业级客户实现预配置本地的私有云或虚拟化。西门子中国公司就通过部署微软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在服务器之间无缝迁移应用。

2010年9月,微软在上海成立微软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帮助中国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充分利用云计算服务。

微软提供多种云服务选择

《IT时代周刊》:与IBM、Google这些跨国公司相比,微软的云战略有哪些竞争优势?

凯文·特纳:在云战略上,我们提供多种云服务选择。微软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允许客户有自己的云,或是使用微软的合作伙伴的云服务,客户具有灵活的选择权。

从Hotmail(电子邮件)到WindowsUpdate(操作系统程序更新)再到XboxLive(网络视频游戏),微软在云计算领域有着近15年的经验,托管着世界上最大的云服务。我们一方面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的私有云,另一方面,用户还可以使用微软在中国本地的托管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云服务。

《IT时代周刊》:鲍尔默曾提到,现在是开发者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上下赌注的最佳时机,您认为目前对于开发者而言哪些领域具备介入时机?

凯文·特纳:我完全赞同鲍尔默先生的观点。开发者可以使用微软的平台编写程序作相关测试,然后把程序或相关应用放在云端。我们还允许开发者把他们在微软的平台上写出的程序,开发出的应用放在多个不同的环境中使用。这种跨环境的普遍的适用性在此之前是没有的。微软提供的这些便利都具备了让开发者介入的最好条件。

未来,微软将把云计算带入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以及每台移动设备,这也将成为微软下一阶段的使命、愿望和奋斗目标,强大的云计算会促使我们所有人都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