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云计算 > 标准 >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提速 建议六方面提升信息生产力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何霞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2-08-08 13:42 
核心提示:可喜的是,我国并没有盲目跟随国外,而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应用需求,形成以应用为牵引的发展路线,使我国在该领域占领系统创新、协同服务、基础标准等价值链的高端市场成可能。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的出现,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扑面而来,使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

我国信息生产力阶段的历史机遇

随着云服务和物联网应用的拓展,以知识化、协作化、软件化、服务化、共享化为特征的信息经济发展愈加明显。可喜的是,我国并没有盲目跟随国外,而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应用需求,形成以应用为牵引的发展路线,使我国在该领域占领系统创新、协同服务、基础标准等价值链的高端市场成可能。

人类社会正处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型过程之中,竞争的焦点已经从硬件转向软件,从单机技术转向网络集成,从加工生产转向应用服务。我国拥有雄厚的智力资源和优秀的软件后备大军,同时我国长期积淀了更适合信息共享、协作共赢的社会文化。

我国一旦利用信息生产力阶段的后发优势,将把握历史机遇。

影响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以下五大问题影响着我国信息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对信息生产力的重要性缺少深刻认识

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成分。可有学者认为,我国尚处在工业经济初期阶段,现在就把发展高端服务业提上日程,会“唱衰制造业”;更有学者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阶段。持以上观点者在认识上陷入三大误区:一是延续传统工业化、城市化思维模式,资源、能源难以支撑,生存环境将严重恶化。二是他们疏忽了“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三是人类需求也不会无止境地占有物质财富,通过交流、交易、交往实现自我价值就会成为更高级人类需求,产品经济一定要让位服务经济,经济人一定被社会人代替。

第二,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制造业的关系没有理顺

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新的重要概念:工业时代是制造业推动服务业时代,而信息时代是服务业拉动制造业的时代。历史一再证明,产业结构从重到轻,产品结构由粗向细,劳动结构从体力向智力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专业化运输服务比企业自办运输体系具有更高的运输效率;信息集成和软件的外包模式比各单位自办信息体系和软件车间更代表产业优化方向。

第三,宽带信息承载力发展慢

我国在模拟信息化阶段严重落后,通信曾经与交通、能源并列成为影响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瓶颈。第二阶段奋起直追,无论是通信服务业还不是通信装备制造业,都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但问题是,在宽带信息化发展阶段,我国3G决策拖延了8年,三网融合政策拖延了12年,宽带中国国家政策至今没有出台,使得我国信息化再次处于落后状态。

第四,缺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应当从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信息网络代表着新型社会生产力,它必然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应当是多方合作共赢的社会,而信息数据的共享是其中重要部分,必须树立信息共建共享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络资源共建共享,这样才符合信息社会新产业链分工趋势。

第五,综合信息通信管理机构缺位

“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已经被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信息通信服务业至少应该像综合运输、能源部门一样,有一个独立的管制或者管理机构。

提升信息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对提升信息生产力的建议:

第一,大力培育生产型信息服务业,走专业化分工道路

随着信息生产力的渗透,信息服务专业化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在我国培育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有三条途径,一是在原来企业和行业信息化基础上,遴选成功的大企业内部或者行业信息系统,通过转制、转型成为第三方生产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第二条途径是信息设备制造商主动承担企业信息服务环节,走制造业向生产型信息服务业转型道路;第三条途径是现有IT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与生产企业合作,承包生产企业的信息服务环节,最后与原企业脱钩。

第二,对基础信息服务的公共企业性质重新定位

鉴于基础网络服务的基础性、公共性、社会性,应该将电信等基础信息服务企业定位为准公共物品和公共企业范畴。通过法律规制,使它以超低、简单、透明价格进行微利经营,同时要保有3-4家基础运营商开展异质化有效竞争,均享受国家公共政策和税收、公共资源和站址、小区接入方面的相应优惠。随着信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各行业信息应用平台也将具备准公共品性,也应该参照以上方案,逐步纳入公共企业范畴。(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点评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