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比肩SNS热和智能手机热!移动支付潮起(2)

来源:商业价值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8-13 15:36 
核心提示:在肯尼亚,m-Pesa 依赖的是由无数小型零售店构成的移动金融网络,他们注册成为m-Pesa 的代理商,这些代理商就相当于银行的网点,顾客来到这些零售商的店铺后,可以支付现金为手机充值,作为电子货币。这些电子货币

在肯尼亚,m-Pesa 依赖的是由无数小型零售店构成的移动金融网络,他们注册成为m-Pesa 的代理商,这些代理商就相当于银行的网点,顾客来到这些零售商的店铺后,可以支付现金为手机充值,作为电子货币。这些电子货币可以在不同手机用户之间交换和转帐,只需发送一条文本消息和一个代码系统。电子货币的收款人想要兑现的时候,只需拿着自己的手机到最近的零售店,用自己的文本短信就可以换成现金。

应用支付:信用为王

在所有的移动支付模式中,应用支付可能是最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一个。它是PC互联网时代沿袭过来的支付模式,目前主要多是在线的远程支付,在国内的典型代表就是支付宝、财付通等互联网大公司势力。

在支付逐渐向移动支付转化的过程中,应用支付无疑是最具有用户基础的,例如支付宝开发出手机支付宝客户端就能直接转化过来一部分传统的PC用户,品牌的影响力和忠诚度是他们最大的资本,而在软件背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其过去若干年积累下来的一整套信用体系。

在如今移动应用门槛被极大拉低的时代,一个有竞争力的支付应用核心也越来越不在软件本身,而是背后的一套信用体系。在支付宝前首席用户体验师白鸦看来“在道的层面,信用信用还是信用,信用体系是根本;术的层面,服务服务还是服务,帮助整个上游银行做好服务;事的层面,应用应用还是应用,尽可能在软件层面创造最好的用户体验。”

其实,对于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的支付应用提供商来说,信用体系是根本,而帮助银行做好细分的服务才是他们的机会。通常银行所提供的主要支付工具有汇兑、票据、银行卡、网银、收款等等,而第三方支付则使用银行提供的这些工具,构建更高层次的网上支付、交易担保、信用卡还款等等。第三方的支付公司应该是在银行搭建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细分和专业的服务,本质上他们只是做信息流的传递优化,而不涉及现金流。他们与银行的关系类似于职业经理人和老板。

对于银行来说,最大的优势无疑是资源,这也是第三方支付应用公司无法与之匹敌的,但是与他们掌握资源的强势同样明显的是银行在面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时的落后和僵化,而这恰恰是作为第三方应用支付企业最大的机会——帮助银行改进服务,建立品牌声誉,用自己最擅长的用户体验留住用户的同时帮助作为合作伙伴的银行提升支付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和用户忠诚度就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对于移动支付来说,支付宝这样的应用支付企业无疑是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当它开始推动自己的移动支付战略时势必会对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只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应用支付这个领域很难诞生出新的玩家,因为软件背后的品牌和信用体系构建不是一家创业企业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山雨欲来的NFC

无论是刷卡支付还是应用支付,本质上主要还是远程支付,对于手机天然随身携带的特性来说,近场支付在移动支付中的想象空间则更加明显。

在所有移动支付方案中,NFC无论从技术,安全性和便捷性上都是相对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但是它的普及也是难度最大的,因为从支付标准的确立,到硬件设备的普遍支持再到运营商的从SIM卡层面的兼容都不是一两家公司能够通吃的,只能等待产业的大势力共同来推动。

尽管Gartner预测,到2015年之前,NFC还难以真正普及和爆发,但是对于移动支付来说,NFC成为主流趋势,只是时间问题,这取决于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和支持NFC终端的大面积铺货,而在这个层面上,手机厂商早已纷纷布局。

目前在IOS、Andriod和WP三大智能手机平台上,除了下一代苹果对于NFC的支持还处于传言阶段外,其他平台都早已拥抱NFC技术,并且对于不少手机厂商而言,是否支持NFC正在成为他们产品的一个重要卖点。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支持NFC技术的手机出货量达到4000万~5000万部。2012年年末,全球将有约3亿部手机/PDA具备NFC功能,占据智能手机市场总量约20%。每一周全球有超过100万台支持NFC的Andriod手机被激活,这都将为NFC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普及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在标准层面,长期以来中国移动主导的2.45GHz标准与中国银联力推的13.56MHz标准争得不可开交,不过这场博弈已经逐渐告于段落。6月21日,中移动拟与银联签约,将移动支付标准统一为银联主导的13.56MHz,结束双方之前的标准之争,这为NFC支付在国内的大规模普及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对我们来说,下一步要尽快把NFC的功能内置到手机中去。对金融开放SIM卡空间,把手机的一些空间拿出来,给支付领域使用”。中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签约仪式上透露。

这也意味着,NFC这块产业坚冰已经开始松动,加上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厂商的热捧和越来越多商户对这一模式的支持,NFC引发移动支付新浪潮的日子并不遥远。

关于移动支付的另一个视角

当然,当我们谈论移动支付未来的时候,有一家公司注定是无法被忽视的,那就是苹果。

在今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新的应用Passbook(银行账簿)的推出让人看到了苹果在移动支付领域颠覆格局的可能性。用户用Passbook这款软件收集很多电子优惠券,电影票、积点卡信息,并且能轻松查询。尽管应用尚不具备信用卡交易的功能。但是想把Passbook和用户的iTune账户打通不是难事。

同样是在WWDC大会上,苹果CEO库克意味深长地公布了一组数字,目前苹果拥有4亿个活跃的iTunes账户,每个账户关联的信用卡信息都是激活并有效的。通过使用位置查询,iPhone可以替代传统的信用卡,帮助用户购买咖啡,杂物,甚至为他们的冲动购物买单。未来iTunes将不再只能购买应用和音乐,iTunes可以购买所有东西。

几年前,当苹果推出iTune的时候,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苹果ID,如今这个当初简单的ID捆绑着与人们生活娱乐如影随形的iPhone,已经变成了一个支付帝国。

如果苹果真的想摧毁信用卡公司,他们完全可以绕过这些公司,建立自己网上支付平台,并用折扣和优惠来吸引人们使用iTunes支付。苹果有977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他们有资本干这事。同时他们还有在网络方面的基础建设,他们也可以直接和银行合作。

当然也大可不必这么做,事实上,如今的苹果已经具备了手机支付的雏形。

比如一旦有人用iPhone登陆iTunes Store下载或在线播放音乐等,其iPhone手机将自动与该人的iTunes帐户建立连接,其中就包括信用卡和支付信息。如果苹果要实现手机支付,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与iTunes帐户相连接的信用卡完成支付,而WWDC上发布的Passbook毫无疑问将会成为关键的节点。

就在各方势力都在为如何瓜分未来移动支付市场大蛋糕而处心积虑的时候,苹果竟然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潜在的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当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为苹果,但其通过在自己的体系下,拥有自己的ID并捆绑信用卡来成就移动支付梦想的做法却发人深思。

事实上,移动支付是一件极其复杂却又极其简单的事情,让用户信赖你并通过服务和应用让用户离不开你,任何企业做到了这两点,支付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与此同时,在智能手机时代,一个简单的个人ID再也不仅仅是一串字母而已,它所能承载的东西成指数级上升,当整个传统世界都在向手机这个小小的屏幕迁移的时候,个人ID背后展现的能量才刚刚开始,具有着无限的遐想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