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新兴产业为中国经济孕育新机遇

来源:新华社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7-11 10:47 
核心提示:“新兴产业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区域分工。”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强促进工业发展的制度框架设计。

当前,全球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紧孕育,为中国工业赶超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和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分别达到8%和15%。

我国新兴科技的突破以及与现有产业的融合,正在使产业自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务院发展蓝图有望一步步变为现实。

构筑产业大优势

有一种纤维,只有头发丝的1/10细,纤维束强度却是钢的4至5倍。这种材料就是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在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T300、T700两种规格的碳纤维均已建成千吨级生产线。而数年前,受制于国外技术封锁,我国无法自主生产碳纤维产品,只能高价进口。

在今年2月工信部公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碳纤维产业入列其中,目标是到2015年碳纤维产能达到1.2万吨。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健说,这个目标实现难度不大,因为近年来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的技术封锁被逐步打破,国内碳纤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成产能已接近1万吨。

碳纤维作为新材料分支产业之一,是我国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兴产业产值已占全国1/4强的江苏省,2009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到2015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分别达10%和18%;到2020年,这一比重将分别达18%和25%。

“同过去几轮科技革命中中国始终处于跟随状态相比,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信息为主导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建立在传统成熟技术基础上,因此中国制造业基于过去30年发展所积累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

突破制约新瓶颈

在由新兴产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路上,阻碍总难免,科学发展的跨越却是必然。

“光伏寒冬”现象表明,在现有政绩观影响下,地区与部门间存在较为严重的相互分割、相互攀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甚至形成内耗。

“新兴产业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区域分工。”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强促进工业发展的制度框架设计。

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困扰我国新兴产业突破的瓶颈。以江苏为例,苏南以外其他省辖市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只有10%,苏北地区个别省辖市占比甚至少于1%,南“重”北“轻”特别明显。

此外,内资企业规模较小也影响了我们新兴产业布局。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新兴产业中内资企业单位数占比近70%,但产值占比仅为约40%,户均规模实力远低于外资企业。

而核心技术突破问题则是我国新兴产业挥之不去的“隐痛”。从我国的航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如不高度重视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就难以实现从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为主的跟随性技术创新模式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领先型技术创新模式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发展传统产业时,人们还可以照搬国外成功经验,买来主要技术和生产设备就可以扩大生产。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套用。“在配置资源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要过度关注规模的扩张,要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