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杨书华:物联网示范工程如何驱动产业发展

来源:国脉物联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3-09 14:27 
核心提示:工信部也于今年2月份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物联网九大领域,建立物联网重点示范工程,培育和发展十个产业聚焦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使物联网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物联网被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鼓励发展,今年两会上温总理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物联网示范工程进度加快。工信部也于今年2月份正式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物联网九大领域,建立物联网重点示范工程,培育和发展十个产业聚焦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使物联网实现规模化应用。

目前,全国很多省份和城市都已经围绕物联网,纷纷制定出地方的物联网发展规划,并积极推进物联网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从当前的物联网发展形势来看,逐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等四大核心区域。这四大区域目前形成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产业带。呈现出物联网知识普及率高、产业链完善、研发机构密集、示范基地和工程起步早的特点。在这些区域,已经建设了很多基于感知、监测、控制等方面的示范型工程。特别是在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电网等方面,成绩比较突出,在矿山感知、电梯监控、智能家居、农业监控、停车场、医疗、远程抄表等都取得重大突破。根据《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前形成物联网初步应用规模,从目前来看,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还基本上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驱动不足,以碎片化应用为主,规模化系统化应用不足,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实际落地应用不足,以产学研推动为主,物联网基础知识普及明显不足。那么,依靠示范型工程来带动和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是否达到目的呢?笔者感觉就目前产业形势还远远不够。

首先,示范基地和工程开放程度需要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需要提高。从目前的示范基地和工程来看,几乎是一家主导,推广难度可想而知,缺乏横向和纵向的深度合作,都想擎起物联网的大梁,但就目前来看,还不足以成就一家大型专业物联网企业的环境,需要整体产业水平和规模的提升。小河断流大河必定干涸,小河充盈,才能聚集成更大的河流。很显然,物联网产业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物联网一些项目本身还不是很完善,存在成本、稳定性、市场需求度、操作难易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比如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很多应用,原则上是节能环保,使居室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但很多系统却无形中过于复杂,一旦出现问题,反而大大降低了应用的效果优势,成为累赘。

其次,摒弃虚化物联网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以务实的态度做实相关项目。对于物联网,我国其实早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无线传感方面的研究,2004年展开在军民两个领域的标准化研究。所以,很多人对物联网持怀疑态度,甚至抵制态度,认为物联网是炒作,只是个概念。所以,很多示范工程也衍生出虚化思想,将物联网作为幌子,借此东风做其它事情。这些都不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我国从中央到很多地方都加大了对物联网的投入,这些投入需要扎扎实实地用在物联网产业奠基上,不断为市场打开物联网美好的一面,让更多人认识物联网,体验物联网,这样才能使示范工程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以此来推动标准化解决方案的普及。目前,有很多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体验中心,特别是智能家居方面,这些举措值得推广和肯定。

另外,物联网产业应该实现点突破,点线面开放共赢,加强合作。物联网需要整合资源,物联网本身不是一个新的技术,而是一种新的架构和运营模式。所以,物联网产业还是从点上突破,这样逐步到线到面。示范工程不需要做得规模多大,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主要市场接受,就是好的应用方案,哪怕一个产品的使用,比如燃气报警器、智能电表等,我认为这都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这样,会让大家逐步了解什么是物联网,能带给我们什么,逐步扩散深入,形成产业链。

同时,政府应该站在行业的角度,积极推动行业物联网项目的推广,积极普及物联网知识。物联网毕竟是刚刚起步,还比较稚嫩。从目前的“十二五”规划来看,我们只能是遵循先产品,再碎片化应用,再到行业应用,最后到跨行业应用,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应该积极统一规划,积极推广,为物联网智能行业扬起加速的风帆。

物联网产业发展任重道远,要想使产业不断提升,真正融入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浪潮中,还需要在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使物联网不再“靠不住”,而要形成刚性需求,也不再概念化,从“靠不住”到“靠得住”的转变,从“离得开”到“离不开”的转变,要变成切实可行带来一定效能的良好应用。因此,物联网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需要本着“开放、合作、务实、创新”的理念,积极努力,携手共进。

2012年,是物联网产业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应用之年,示范工程和基地建设关键的一年,希望同仁们都能携手并进,不断交流探讨,积极研发推广应用,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