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智慧城市”推动四川信息化的发展

来源:网易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2-19 14:45 
核心提示:2011年1月19日,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通信设施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国电信在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和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数据安全中心”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正式竣工投产。

2011年1月19日,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通信设施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国电信在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和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数据安全中心”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正式竣工投产。

至2010年12月,中国电信的灾后重建工作基本结束,累计投入重建资金83.02亿元,完成规划资金的100.17%;实施重建项目5000余个,完工4900余个。中国电信在灾区通信网络整体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超过灾前并达到西部领先水平,完全满足灾区远期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面实现了“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进度目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突袭四川,一时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受阻、通信中断。

震后20分钟,通过仍然保持畅通的固定电话与小灵通,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就立刻启动了紧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指导全省的抗震救灾保通信工作;震后1小时,四川机动通信局派出3辆应急通信车,携5台海事卫星电话赶到了都江堰,为救灾指挥部提供了应急通信;震后2小时,阿坝州长途通信传输分局2支长途线路维护队便向震区进发……

在那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中,中国电信取得了抗震救灾保通信中的“七个第一”:第一个为政府相关部门灾区指挥部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第一时间从汶川打出电话,与外界取得联系;第一个恢复汶川对外通信;第一个恢复北川对外联系;第一个抢通青川通信;第一个基本恢复理县通信;第一个抢通平武、茂县、漩口通信……

三年重建两年完成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指导下,于2008年5月26日便成立了“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通信网络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和实施。为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全面进行,省、市、县三级联动,迅速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

至2008年底,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完成了320个受损局点的恢复重建。并通过采用“无线为主、有线为辅”的策略,完成了496个临时安置点和重建指挥部、援建单位、施工现场等区域的网络覆盖,有力保障了群众生活的稳定和全面重建工作的迅速实施。

至2009年底,四川电信基本完成县以上承载网络建设。2010年9月全面完成医院、学校等援建公共设施区域和永久性灾民安置点覆盖,资金投入额和项目完工进度均超过90%。

至2010年12月,重建工作基本结束,累计投入重建资金83.02亿元,完成规划资金的100.17%;实施重建项目5000余个,完工4900余个。

迄今,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共计恢复重建固网接入设备178.8万线,移动通信基站3239个,通信光缆2.54万皮长公里,业务用房15.87万平方米。灾区新增语音接入能力419万线,宽带数据接入能力81万线,传输网容量提升近3倍,市-县传输普遍采用大容量的波分设备重建,县一级网络传输容量普遍提升至10G。网络覆盖至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宽带、无线用户规模较灾前均有大幅提升。中国电信在灾区通信网络整体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超过灾前并达到西部领先水平,完全满足灾区远期重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面实现了“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进度目标。

全面恢复提升灾区通信网络能力

在灾后重建中,中国电信四川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既增强了通信信息服务的防灾减灾能力,又充分保障政府总体重建工作,使总体网络能力和通信信息服务水平满足灾区远期重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针对地震中暴露的网络安全问题,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大力开展光缆环网建设,干线层已形成准网状结构,市州具备3条及以上物理出口路由,重灾县区均具备2条及以上物理出口路由,形成“双平面,多汇聚,多环路”的网络结构,网络抗灾容灾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各重灾县串行速网络均实现了双汇接和双出口路由,极大的提高了上述地区的通信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

同时,为了快速提升网络信息化服务水平,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大力推广EPON等先进技术,按照“光进铜退”的思路,采用光缆接入方式进行接入网重建。光缆在接入线缆中所占的比例超过90%,北川、映秀等4个重点城镇采用全光网络方式进行重建,网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重灾六市州宽带网接入能力和信息化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地区基本具备8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地区具备4M以上接入能力区域超过80%。(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