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物联网 > 应用 >

海尔用物联网领航家电行业技术创新

来源:中华网 作者:王月宝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2-08 08:47 
核心提示:海尔因其较早的战略规划,在物联网标准制定方面,已有7项行业标准、9项国家标准获批并以提交2项国际标准审核,成为IEC的正式国际标准,该项目为中国在家庭网络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如果将全世界60亿人全部贴上“网民”标签是你所认知的互联网规模极限,那么在全世界数以万亿的家用电器、电子设备上贴上一个“电子标签”,组成一张覆盖范围更广的物联网是否将完全颠覆你对信息产业的认知?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不仅仅是电子设备,将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全部纳入这张覆盖整个地球的网络才是物联网的最终规模。

物联网的英文名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过物联网,原本只能被动接受信息与控制的物品将具备感知与沟通的能力,所有的物体将会充满“智慧”,冰箱将告诉你附近超市的可口可乐是什么时候进的货,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带什么资料,衣服会告诉洗衣机适宜的水温以及洗衣粉用量……

物联网或成经济复苏强力引擎

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预测,中国物联网产业在未来10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5万亿。而Foresset也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将比现在的互联网产业大30倍。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下迅速成长的互联网与新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主动力的历史类似,物联网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也被寄予经济复苏引擎的厚望。

做为第一个将物联网纳入战略产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与成本优势加上不断成熟完善的物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将使信息产业与中国制造将更紧密地结合,从而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产业初期,典型的基于细分行业的垂直应用示范将有效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长城战略咨询(GEI)认为将来的中国物联网将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务、企业应用、个人和家庭应用三大细分市场,而电力、电信、家电作为三个领域中成熟度较高、规模较大、技术创新较强的行业具有典型意义。

国家电网的远程抄表项目、中国电信为上海世博会搭建的公共统一接入管理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海尔今年1月发布的世界首台“物联网冰箱”均表明在物联网产业的全球竞争中,中国完全有可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引领产业的发展趋势。以成熟领先的产品方案指引市场标准的形成,通过时间的考验增强市场标准的生命力以之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再不断扩大行业标准的影响力从而逐步演进形成标准体系的趋势是一条符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

尤其是在家电领域,例如之前提到的海尔“物联网冰箱”就是海尔集团正式推出 “U-Home” 物联网之家的第一弹,紧随其后即将推出的还有物联网空调、物联网电视以及物联网洗衣机等。同其他企业明显具有跟风性质的新产品发布不同的是,海尔集团的物联网战略经过了精心的规划与布局。

精准布局 海尔启物联新篇章

比起欧美日等国,中国在物联网产业上的步伐并没有丝毫滞后。早在2006年,海尔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就已开始,海尔当年建立的“数字化加点重点实验室”,如今已成为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家电核心技术的国际制高点,而海尔于2008年建立的数字家电领域唯一一家工程实验室--“海尔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6800余名研发人员组成的物联网时代的数字家电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为U-Home的不断支持提供了创新温床,在U-Home 2.0中,海尔实现了从单一的网络控制向双向的智慧对话的飞跃,通过电网、通讯网、互联网、广电网,进而就可以实现家电与外界的沟通,从而做到人与家,人与家电,家电与环境之间的智慧对话,远超现今某些企业提出的单一产品单一技术的狭义物联概念。

而海尔因其较早的战略规划,在物联网标准制定方面,已有7项行业标准、9项国家标准获批并以提交2项国际标准审核,成为IEC的正式国际标准,该项目为中国在家庭网络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另外千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所构成的专利池为物联网之家的产业化推广扫除了障碍。其“智慧星”物联网核心控制芯片已经占据70%以上的卫星电视应用市场。随着IP V6、3G网络等IT通信技术的普及,通过与运营商的合作,物联网的使用范围将在数年之内扩展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再从地球每个角落的信息收缩回一个普通家庭,用一句话概括未来的物联网生活,那就是海尔一贯所强调的“把世界带回家”。

从12年前英国工程师凯文脑海中的电子产品代码网络,到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尾厅将虚拟带入现实的海尔U-home物联网家庭,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已不再是远方虚幻的海市蜃楼,中国家电企业已经抓住这难得一遇的机遇,用物联网引领全球家电业技术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