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音像 >

光盘复制业国内外市场逐年萎缩

来源:解放牛网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5-19 11:43 
核心提示:光盘复制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分,兼具文化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双重属性,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盘复制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分,兼具文化产业和加工工业的双重属性,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光盘复制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光盘复制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举措。

一、“十一五”光盘复制业成就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迅速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光盘复制业保持稳步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光盘复制业资产总额超过160亿元,从业人员近2万人,每年产能超过80亿片,达到全球总产能的1/4,光盘出口数量逐步增加,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光盘复制加工基地。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十一五”期间,光盘复制基地已从京、沪、粤三个基地向周边地区发展,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光盘复制产业带,继而向中西部延伸的格局。三个产业带企业数量占全国76.42%,光盘复制总产量占全国81.54%。同时,构建了粤东和江苏两个可录类光盘生产基地。

3.技术装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目前,国内光盘产品种类齐全,DVD类高技术含量的光盘生产逐年增多,已有3家企业开始生产高清蓝光光盘。尽管高清蓝光光盘市场目前规模较小,但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是未来光盘复制业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高品质DVD类光盘生产线占全国的比重已超过40%。

4.复制管理得到加强,产业素质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新修订的《复制管理办法》出台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监管措施。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违规复制经营案件,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同时,一系列光盘行业标准制订出台,“3.15”复制质检活动深入开展,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

二、中国光盘复制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市场需求逐年萎缩,复制产业进入转型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光盘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复制总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据预测,未来3―5年,CD类光盘、DVD类光盘的复制量将持续下降,高清光盘的复制量将快速增长。欧美地区的传统光盘复制产业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大量企业停止经营,部分产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部分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的海外订单有所增加。

2.国内总体需求增长放缓,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据统计,2008年以来,国内光盘复制总产量已进入稳中下降趋势。CD类光盘逐步下滑,而DVD类光盘有明显增长,部分企业的DVD增长在50%以上。虽然DVD类光盘上升较大,但在其他存储媒介(如闪存、硬盘及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增加量与CD类光盘减少量大致持平。另外,光盘产品主要集中在文艺、IT、教育等几个领域。

3.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市场恶性竞争加剧。目前光盘复制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仍依赖于进口,自2009年到2010年上半年,国际上光盘复制原材料大幅涨价,导致光盘复制企业成本大幅上升,部分企业开工不足,接近半数的企业陷入亏损,国内光盘复制企业大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素质良莠不齐,在生产成本上升时相互以压低价格的方式争取生存空间,造成市场恶性竞争加剧,严重影响了国内光盘复制的质量和产业效益。

4.自主技术创新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后劲。目前,光盘物理格式技术等关键技术至今还垄断在国外大公司(以飞利浦、索尼等为代表的3C和6C)的手中,我国的光盘复制企业仍然受高额技术专利费困扰,企业要走向海外困难很大。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光盘复制业自主技术创新不足,尤其是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专利更是凤毛麟角,整个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