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文物 >

高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仍需体制保障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柳青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1-26 07:29 
核心提示:2011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扩大文化消费,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中国艺术品市场近年来呈现高速发展局面,一路走高的艺术品价格和交易量一方面体现出中国文化产业巨大的增长前景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艺术品市场交易管理规范缺失等问题,专家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

备受关注的中国嘉德2011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11月13日在北京举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竞价,最终,该专场成交额达10.73亿元人民币。2011年秋拍的火爆,再次反映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热度。中国台湾收藏协会副理事长王定乾认为,由于欧洲和美国的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相对于2011年春拍,市场本来预计今年的秋拍可能将经历一个相对低潮,但是嘉德“大观”的表现出乎预料。

王定乾说:“因为整体的下半年环境的走势,尤其最近整个的情况变化,我觉得比春拍的背景严峻的多了,但是也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还能创造10亿的单场成绩,我认为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了。”

除了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近年来也是备受追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10月2日的“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蜕变当代中国艺术的革新与演化”创下了超过1.32亿港元的总成交额,10月3日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总成交额达到了3.36亿港元。这两场拍卖会刷新了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拍卖的最高总成交额纪录。不过,原北京长风拍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拍卖师刘新惠认为,当代地艺术品的特性不同于古代艺术品,当代艺术品的高涨的价格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刘新惠说:“中国古代艺术品数量相对是固定的,不可能再生产,无论是从价值还是从文化角度,大家都有清晰的判断,当折射在具体的艺术品当中,有一个很高的价格,当代艺术品可以随时再生产,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没有经过检验和沉淀,价格还是有风险。”

刘新惠认为,虽然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和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近年来都是一路走高,但不同于古代艺术品的价值认知度,由于缺乏成熟的经纪人制度等问题,导致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并不完全是艺术价值的客观反映,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火热恰恰反映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他说:“其实中国艺术品交易体不成熟就在于中国目前没有相对完善的艺术品经纪体系,中间环节的缺失,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就很特别。相对来说,人为的东西越多,相对的市场表现就越不稳定。(而)市场的客观表现度越高,市场相对的发展潜力就越大,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能够决定市场的终极走向。”

据有关研究资料统计分析,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6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就会兴旺起来,当人均收入超过9000美元时,艺术品价格就会被迅速拉升。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有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量已超过美国跃至世界第一。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制度建设速度并没有完全跟上中国艺术品价格和交易量的攀升速度,艺术品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了产品玉龙混杂、投资过热等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祁述裕教授指出,目前亟需出台规范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相关政策,规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和发展。祁述裕说:“当然首先是要规范市场,现在我们关于艺术品交易的政策不完善,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现在亟需要出台一个规范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怎么依法管理艺术品市场。实际上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怎么依法管理,都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2011年10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扩大文化消费,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火热程度,一方面体现出中国文化产业巨大的增长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投资快进快出的市场运作等现象也引发了中国艺术品市场过度资本化倾向等问题的担忧。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祁述裕教授认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市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体制改革没有完成,而艺术品市场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体制保障。

祁述裕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繁荣在很多地方不太正常,原因有管理体制问题,有管理本身的问题,也有这个市场刚刚兴起,不太成熟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跟文化体制改革是相同步的,我们的文化体制改革到现在也没有完成,所以希望文化产业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来从事活动也是并不现实。很多问题,市场表现出来的是个表像,深层是一个体制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