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世遗 >

西湖唯一湖泊类“世遗”的文化价值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修兵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06 10:44 
核心提示: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其他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示出独一无二的特征。

当地时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6个国家发言全部支持并高度赞扬该项目,21个委员国一致赞成通过。

此次申遗的成功表明,西湖的“故事”已打动了国际文化遗产界的专家,以此为契机,“文化名湖”会将更加美好的故事告诉整个世界。

“天人合一”的西湖故事

据介绍,“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六大要素组成。

“她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13世纪)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在9至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她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未有大的变换,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技术评估团对西湖如是评价。

从9世纪到12世纪,由于一系列大规模的疏浚工程以及杭州城区的发展,西湖的主要结构元素——白堤和苏堤,在唐代白居易与宋代苏轼的领导下建造完工。西湖格局初步形成,并延续至今。

唐代晚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定都杭州。这一时期,西湖周边兴建了众多寺庙、佛塔以及洞窟,使之成为佛教中心。据统计,西湖周边,共有480多座佛教寺庙隐匿其中,许多禅宗寺庙在那时被修建起来,包括灵隐寺、净慈寺、中天竺寺等。

公元1127年,南宋定都杭州,西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发展。13世纪,“西湖十景”题名景观得以确立。从那时起,作为一处拥有广大山峦湖泊、大尺度的特殊景观,西湖声名鹊起,而其以“三面云山一面城”为特色的景观环境,也于这一时期成型。

元朝建立后,西湖被统治者认为是南宋王朝倾覆的主要原因而被弃置。由于缺少了定期的疏浚与保养,西湖迅速淤塞。

明朝时期,西湖景观的设计与建设进入复兴时期。大规模的湖水疏浚工程重新展开,并建造了一系列景点,包括三潭、小瀛洲、湖心亭,以及锦带桥。这种复兴促进了以湖泊景观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创作。

清朝有多名皇帝曾数次游览西湖,并留下了书法诗歌等称颂西湖美景的作品。西湖于这一时代再次被疏浚,周边寺庙得以修葺。1809年,阮公墩岛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形成,西湖发展至顶峰时期。同时,“西湖十景”得到了前来游览的皇帝赞许,为更多人熟知。

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西湖岸边兴建了一些别墅与古典园林。1921年至1922年,分割西湖与杭州城市的城墙被推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西湖景区被宣布为受保护景点,新一轮的湖水疏浚工程于1952年开始,名胜古迹被修复并向公众开放。

湖泊类世遗的文化价值

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其他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示出独一无二的特征。现今世遗中,有7处遗产拥有规模显著的湖泊水体——布里特威斯湖国家公园、萨雅克—北哈萨克草原及群湖、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马拉维湖国家公园、贝加尔湖、澳大利亚威兰德拉湖区、费尔特/新锡德尔湖文化景观,但都不具备“文化名湖”特征。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

ICOMOS评估报告认为:“她是在中国2000多年关于人类活动和居住所遵循的‘天人合一’理念支配下,结合中国古代的地理知识和理想的山、海景观概念,在一个特大范围,巧妙而又大规模地利用特有的地形地貌、山形水势、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所实现的人工创造与自然造化相融为一体的伟大的景观作品和理想的人居范例。”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世界遗产事业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对记者表示,西湖申遗成功,为我国探索广受国际关注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的有效途径作出重要贡献;作为位于大城市的文化景观遗产,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实施的整体价值评估、整体保护措施制定、多学科综合保护管理、多形式多手段遗产展示等等,提升和凝练了西湖文化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景观魅力,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实现综合能力建设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队伍,为杭州现代化城市发展增添了无穷无尽的文化风韵。

“保老城、建新城”的努力

西湖独特的自然人文价值也增加了保护的难度。正如ICOMOS报告所说,随着西湖东面杭州城的景象在过去50年间发生的巨大改变,马可·波罗描述的“与整体景观相称的美丽低城”已不复存在,高楼大厦占据了西湖向东的视线,这些高楼映衬下的西湖建筑相形见绌。

如何才能保证朝北和朝南的山脉轮廓线不变,并且让西湖西、南、北面不再受城市侵蚀?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杭州市西湖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对记者表示,杭州按照“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和“两疏散、三集中”的思路,把保护的重点放在老城区,把建设的重点放在新城区,疏散老城区人口和建筑,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高校向高教园区集中、建设向新城区集中,在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自1999年西湖申遗工作启动以来,杭州市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以及一系列保护管理、建设控制详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明确了相关的保护管理措施和要求,为西湖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