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世遗 >

话说非遗法:王文章谈非遗

来源:中国文化网 作者:封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01 10:17 
核心提示: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之际,本刊就中国非遗发展及相关立法背景、情况、意义等内容采访了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

《世界遗产》: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社会所瞩目。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文章: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全民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良好局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保护机制建设、政策法规制定、经费投入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社会公众包括公共文化机构、有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文联等社会组织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在每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咨询等活动,并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集中、全面、深入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家喻户晓。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共有50多万人次参与了调查,有大批老文化工作者、老教师、老干部、老艺人、老工匠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编印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学中,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增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同时培养了广大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保护体系。

随着保护工作的逐渐深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扩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其内涵不断丰富,内容更加全面。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传习所建设;逐步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中央和省级财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尊重传承规律,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的多样性。在保护工作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规律、特性和生存状况,我们逐渐探索出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性、脆弱性、活态流变性,以及依托特定人文生态环境的特点,让我们通过工作实践摸索出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等保护方式。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及时的抢救保护措施,使其得到传承和延续;通过支持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积极开展生产实践,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通过在一些特定区域开展整体性保护实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单个的项目保护提升到对其依存的自然、人文等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我国于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两次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积极参与履约指南等规则的制定。目前,共有28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2007年、2009年举办了两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今年将举办第三届。2010年5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在充分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让各国人民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促进国际文化平等对话和交流合作、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

《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有哪些积极意义?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21世纪我国文化领域出台的第一部法律,在文化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对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的根本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有利于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采取法律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弘扬。在充分吸收国际公约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是我国为全面履行国际公约义务,推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的积极贡献。

《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会有哪些重大影响?对我国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又会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王文章: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不仅仅是文化界,包括社会各界都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一代做下去,需要法律、科技、行政和财政各项措施环环相扣,持续不断。随着工作实践的深入,近些年来各地陆续颁布了一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但整个国家层面的立法仍是空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将党中央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将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责任,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