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报告称我国在建高铁需投资8491亿 盈利能力堪忧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27 21:38 
核心提示:“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令铁道部深陷信任危机,铁道部的财务问题更是引起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日,多家券商发布针对铁道部财务状况的研究包括,据昨日广发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计算,目前在建的高铁线路共需投资8491亿元,而已经投产运营的高铁线路的总投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令铁道部深陷信任危机,铁道部的财务问题更是引起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日,多家券商发布针对铁道部财务状况的研究包括,据昨日广发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计算,目前在建的高铁线路共需投资8491亿元,而已经投产运营的高铁线路的总投入资金则近6000亿元。

事故将使融资打折扣

自2008年国家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后,高速铁路建设全面展开。据广发证券昨日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高铁投产线路包括京沪线、武广线、甬台温在内的13条,在建线路包括宁杭线、京石线、哈大线在内的26条,待建线路包括深港线、京沈线、徐郑线在内的23条。其中投产运营的线路,已经投入了5898亿元的资金;而在建的线路总共需要投入8491亿元资金。

眼下由于还有大量在建高速铁路项目需要继续推进,仍需要大量资金投资,此前铁道部曾确定2011年投资规模为7455亿元,其中基建投资6000亿元。尽管铁道部一再强调铁路资金是有保障的,未来投资不减,但业内人士对此颇为质疑。“这次动车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计划的投资规模很难达到,应该会打个折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昨日称。

依赖贷款和债券融资

近年来始终对中国铁路深有研究的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赵坚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次动车事故无疑增加了铁道部融资的难度,未来资金链濒临断裂也是有可能的。”他介绍,铁道部的融资途径包括建设基金、折旧基金、地方政府出资以及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等途径,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

中信证券分析师张宏波此前在报告中指出,高铁建设展开后,基建投资迅速攀升至2010年的7000亿元规模,其中新增投资资金来源主要为贷款和债券融资。高铁建设已经高度依赖贷款和债券融资。

盈利能力堪忧

在资金链吃紧的情况下,铁道部的盈利能力也令人堪忧,张宏波在报告中指出,目前高铁客流仍处于培育阶段,大部分高铁短期内难以产生可观盈利。武广高铁自2009年开通以来已超过2000万人次,但仍有30亿元亏损。同时如果以运价的提升来提高盈利能力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赵坚表示,未来铁道部负债规模可能进一步增加、资产负债率可能进一步上升,或导致资金链断裂。

不过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说:“虽然铁道部的资金风险非常大,但由于是部委的关系,我认为不太可能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影响

高铁背后的央企“部队”受波及

分析称央企的相关高铁业务增速将明显放缓

此前在高铁的高歌猛进之时,央企一直是主导力量,这些央企也受益于高铁概念,颇受市场追捧。但今年初以来,受到铁道部高官落马、事故频发等消息的影响,这些高铁背后的央企也遭受拖累。分析称,央企的相关业务将明显放缓。

央企受影响较大

从目前来看,在高铁的机车、项目建设以及钢铁设备上主要分布有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中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攀钢、鞍钢等一批骨干央企。

“中国北车和南车大概共同垄断国内铁路机车制造市场95%,铁路建设也主要是央企旗下的企业。因此央企受影响较大是肯定的。”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各家央企并未披露高铁占其整体业务比重的比例,但动车确是其新增订单的主力。如去年中国北车业绩的最大亮点就是其动车组业务,收入大增228.58%,中国北车在手订单达到1210亿元,其中动车组订单600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公司经理昨日表示,目前南车在手的高铁还是很多的,增长很快,但是现在出了事故之后,下半年和明年的订单减少肯定会跌的很惨。此外还会对南车的海外出口影响很大。他昨日上午已经把手中所有南车股份卖出。(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