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达芬奇道歉避重就轻惹众怒 凭啥欺骗中国消费者(3)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晔华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20 13:54 
核心提示:尽管接触的长丰人员坚称企业已停工,但记者却仍能隐隐听到厂区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长丰虽然大门紧闭,但处于一种外紧内松的状态。这一猜测在随后的采访中也间接得到证实。 工厂附近一小店店主介绍,长

尽管接触的长丰人员坚称企业已停工,但记者却仍能隐隐听到厂区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长丰虽然大门紧闭,但处于一种外紧内松的状态。这一猜测在随后的采访中也间接得到证实。

工厂附近一小店店主介绍,长丰公司一直采取封闭式运作,员工包吃住,来附近小店吃饭的员工并不多。

幸运的是,在另一个小店,记者遇到了一位长丰公司的邓姓员工,据其介绍,长丰在清溪有两个厂,每个厂都有200名左右的工人,主要生产欧式、美式家具、沙发,内外销兼顾。

当记者问邓先生企业是否已经全面停工时,他摇了摇头,称企业依然照常运转。

成都:政府网站公布达芬奇账目 两年狂赚3000万

昨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通报了青羊工商局突击检查达芬奇家居的情况和相关账目数据。记者从这则信息里了解到,达芬奇在成都的两年零3个月,销售收入56,985,711元,进货价格27,561,092元,其中的差价近3000万元。

此前,媒体公开报道的信息中,有绵阳人一口气买了800多万元的家具,刷新了以前一个人买600余万元家具的历史记录。在这段时间,记者蹲守达芬奇成都店时,曾有消费者亲口承认买了100多万元的家具,还有人说买了300多万元的家具。如此算来,记者掌握到的信息,就已销售了近2000万元的销售额。那么,56,985,711元的销售收入是否具有可信度?

对此,青羊区工商局副局长刘亚说,达芬奇进入成都市场后,有个培育市场的过程。由于达芬奇的主力消费者均是上亿资产的家庭,因此消费者数量并不会太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手豪掷几百万元买家具。“在我看来,这个数据是可信的。”

此外,18日成都海关正式发布通告称,查询数据库后发现,并无达芬奇家居公司在成都海关报关进口的记录。

■媒体评论

“达芬奇密码”之殇

令人忧心的是,在几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尚有一批政府监管部门官员被问责。而在今年爆发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机和产品质量事故中,尚难见政府官员辞职或被问责。监管是杜绝产品造假的核心环节,如果政府监管部门只有权力而没有被问责的风险,结果将是不难想象的。

达芬奇等假洋品牌现象,也折射了中国社会一种很奇怪的心态。似乎只有国外进口的,才值得信赖。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已雄踞全球第二,但中国制造依然在国际上被打上“低质量、低价格”的标签,甚至无法赢得国内消费者的信任和尊重。这种崇拜洋品牌、欣赏洋货的心理,表面上看,是民族自信的缺失。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以下几点:第一,中国“软实力”的缺乏,软实力的基础则来自创新、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第二,社会信任的严重缺失,造假常态化、普遍化。第三,法治不彰。法治是信任的基石。监管部门权力强化、责任缺失,选择性执法和弹性执法,使得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公众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最终体现为大量的上访、群体性事件和谣言的高度扩散性和破坏性。“达芬奇”监管缺失引起的思索

一是有人保护。正因为有人保护,达芬奇有恃无恐。她的胆大妄为,是一般没有后台的人所不敢做的。很难说,这里的猫腻没有。

二是监管机制失灵。早在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出口家具要进行检验,要求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符合检验标准的,评定为检验合格。但是,进口家具在入境后很少面临质量抽检。在工商质检网站上,没有查找到达芬奇家具的任何质量抽检信息。监管的层层缺失使达芬奇家具若入无人之境。出入境时,只要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仔细查验、一一对应报关单,不难找出漏洞;达芬奇家具的一些品牌产品是在东莞等地厂家代加工生产的,当地质检部门如果进入这些工厂检查,就会发现标着“意大利产”、“美国产”的家具,是假冒的;在销售环节,只要20多个门店的当地工商部门在日常监管中稍微仔细地检查一下,至少其虚假宣传和不标产地的问题就很容易被发现。正因为机制失灵,形同虚设,“达芬奇”才能在中国欺诈13年,足以说明监管缺位是普遍的现象。(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