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旅游 >

假洋文凭受害者讲述受骗经历:招生宣传偷换概念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来扬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29 18:10 
核心提示:6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题为《两百多名高管身陷假洋文凭骗局》的报道,披露了北京市海淀区破获了多起涉嫌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诈骗的案件。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在燕园资源大厦4层办公地点的标牌也被取走。


犯罪嫌疑人为“美国理工大学”招生准备的“话术单”。 记者 来扬摄



山寨的“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网站首页(上)和正规的“哥伦比亚国际大学”网站首页(下)的对比。记者 来扬制图

6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发题为《两百多名高管身陷假洋文凭骗局》的报道,披露了北京市海淀区破获了多起涉嫌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诈骗的案件。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在燕园资源大厦4层办公地点的标牌也被取走。

中国青年报记者曾试图联系假洋文凭骗局受害者了解其受骗经过,但多数受害者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近日,经相关案件承办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饶明党的协调,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一位假洋文凭骗局的受害者范蓉梅(化名),请她讲述了受骗经过,并谈了她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他们的招生宣传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设置的”

范蓉梅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前,她参加了所谓的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的课程学习,并为此支付了近10万元的报名费和学费。但在学习结束后,范蓉梅和她的一些同学发现,他们所获得的博士学位证书只是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自行颁发的证书,而该学院本身并没有授予学位的资质,于是,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范蓉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犯罪嫌疑人在向潜在客户宣传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及其相关项目时,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引导他们相信其宣传内容。

“他们的招生宣传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设置的。”范蓉梅说,“首先,一个教育机构是要在政府注册的;第二,它要有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资质;第三,它得有中国大使馆的认证。”

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是不少没有海外留学、生活经历的企业高管相信其招生宣传内容的原因之一。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等洋高校的招生宣传材料中看到,他们都会强调自己具有“权威认证”,例如美国州政府或州教育局的认可、美国高等教育学术评定委员会的专业认可、国际认证理事会的认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对该高校的文凭认证,等等。

据雅力国际教育首席执行官胡靖介绍,在美国,管理教育的职责是下放到每个州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管理大学教育。美国教育部并不认证大学,这与我国的情况是有差别的。同时,在美国成立注册一个大学较为容易,这就给“野鸡大学”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因此,虽然一些洋高校的招生宣传材料中宣称的“获得美国某个州的认可”等内容是真实的,但它们并不能成为其具有授予学位资质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是在偷换概念。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并不是一家可以授予学位的教育机构,而只是一个培训班。它确实有一个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认证,但这一认证其实跟授予学位的资质风马牛不相及。”范蓉梅说,“然而,犯罪嫌疑人把所有的这些材料用中文给你排列在一起,一些不了解教育培训业务的人很难去甄别它是否正规。他们一定会受骗的。”(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相关新闻>>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