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其他 >

全国文化财务工作不断加强 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来源:文化部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2 15:31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122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6倍,年均增幅达19.3%。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超过122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6倍,年均增幅达19.3%。其中,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较2009年增长10.5%,人均文化事业费为24.11元,较2009年增长10.09%。然而,投入的加大也给文化财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投入?如何管理好资金资产,增强财力的保障力度?日前,全国文化财务工作座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文化部直属单位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的经验。

主动出击 争取多方经费支持

政府投入是文化事业运行和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尤其是中央补助地方项目推动了各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地方各级政府逐渐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增加地方经费投入,有力支持和保障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2005年,中央财政文化投入为9.23亿元,地方财政文化投入为124.59亿元,到2010年,对应数字是15.28亿元和307.79亿元。以北京市为例,“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逐年增长,投入资金达40.64亿元,较“十五”时期增长了104%。

虽然政府文化投入大幅度增长,但文化建设仍面临一系列资金问题:文化投入与教育、卫生等投入相比,总量仍然较少,其增长是建立在历史欠账多、低基数增长的基础上的;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市县一级受经济状况影响,配套资金很难到位;文化投入主要用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文化单位常规性投入少,特别是基层文化经费保障机制还未建立,这些都导致文化事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经费问题。

其实,“十一五”期间,中央启动了很多文化惠民工程,也设立了一系列文化专项资金,力求从经费上保障文化事业的发展,比如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资金、农村文化以奖代补资金等。但由于资金管理办法仅限于财政部一家下发,各省文化部门中有的参与了资金的管理、分配与项目策划,而大多数未能参与,资金使用效益未能实现最大化。另外,资金管理办法并未涉及地方配套等内容,也使各省争取本级财政支持的难度加大。

面对这些问题,文化部门需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争取、主动出击,运用各种方式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一些省市的文化部门已经有所尝试,他们先打造品牌,再争取经费,并以统计数据分析为前提,以政策依据为导向,主动把握机遇宣传其文化工作的亮点,有计划、有目标地主动争取财政支持。同时,他们还不断拓宽资金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补充财政投入。例如,内蒙古文化厅与区内十大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十大机构未来5年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意向授信340亿元。北京市突破现行预算管理模式,参照基金制模式对文化活动、舞台艺术创作、群众文化活动资金进行管理,形成了多渠道文化投入机制。

规范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文化投入的逐年增加,业务发展项目、基建维修项目、产业发展项目不断增多,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各省区市文化部门的共识。

预算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各地文化部门以预算为核心,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注重预算的编审和细化,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合理安排、使用好各项经费。2010年,文化部和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的文化财政预算执行水平都显著提高,其中文化部的预算执行率提高了33%。预算执行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为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提供了保证。

此外,各地文化部门还加大了财务的监管力度,保障资金的使用安全、有效。通过制定规则、联合审计部门开展重大项目跟踪审计等方式,防范经费支出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安徽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强化事前、事中、绩效全方位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全省文化系统用好资金,做好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缺乏有效机制,目前预算执行不力,重支出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文化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不够严谨细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使得资金安排和应办的项目脱节,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调整预算时有发生,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无法实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还有一些文化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监管较弱,缺乏反馈和考评机制,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缺乏监管,突击性检查多,日常督察少,缺乏全过程的跟踪管理,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也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

强化制度 财务工作有章可循

在本次财务工作座谈会上,很多代表认为,正因为缺乏文化财务保障体系,没有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让财务工作面临重重困难。为此,他们呼吁加强文化财务工作制度建设,让财务工作为文化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文化部和一些省区市的文化部门已经开始探索文化财务的保障措施。今年年初,文化部、财政部“三馆”免费开放政策中,明确了资金的安排、使用、补助的办法和标准,为免费开放的操作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一些省市的文化部门也开始探索制度建设。例如,安徽省文化厅下发的《关于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就对制定预算执行计划、政府采购项目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四川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四川省省级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对专项资金的申报、使用、监督检查以及设备购置方式和程序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

然而,即使是政府文件中有明确的规定,有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落实。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地方和各部门条例执行力度不够,令加强文化立法迫在眉睫。但是,文化立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文化部门应该上下联动,从争取制定地方性法规开始,探索公共财政保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定财政的标准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