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文 化 > 传媒机构 >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大众传媒(2)

来源:《新闻爱好者》 作者:杨延生 孙波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17 15:16 
核心提示:娱乐至上的文化倚重 后现代主义者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这个新动向息息相关,欲望生产与消费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③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染缸里浸透着市场的逻辑,

娱乐至上的文化倚重

后现代主义者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这个新动向息息相关,欲望生产与消费主义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③而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染缸里浸透着市场的逻辑,当下的大众传媒在被迫放弃长期以来“化大众”的精英意识之后,进一步与大众文化合流、走向大众化,并自觉地把受众的消费胃口作为自身的揣摩对象,以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来迎合大众的兴趣、片面化的思维观念以及后现代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谋求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份额。

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表征之一是,当代大众传媒在内容上报道重点从生产方式向生活方式、从“生产英雄”向“消费偶像”迁移。娱乐直接介入新闻生产,“作为娱乐的新闻”不断增长,娱乐现场、海外娱乐现场、娱乐周刊等应运而生,大众传媒的娱乐节目、娱乐版面激增,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娱乐性最高的新闻门类开始,逐步向娱乐性最低的政经新闻过渡,不少报纸、期刊和广播电视等将名人逸事、生活谈资以及“非消息性”报道作为重头戏,花大力气制造文娱、体育、危机、暴力等煽情性、趣味性新闻,并竭力从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和提炼出新闻的娱乐价值,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表征之二是,在形式上强调直观视觉冲击,致力于感性欲望叙事。以醒目的标题吸引受众的眼球,以各种技术手段下的虚拟、完美的平面形象和足以乱真的声音不断魅惑着人们的视听与冲动,大力倡导不加解释、感性、娱乐式的文化体验,用快乐、享受的娱乐信息接收模式取代思维式的信息接收模式,从而使受众在不假思索的笑与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表征之三是,在观念上无限扩张商品的符号价值,缔造消费主义的神话。当消费主义成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时尚时,大众传媒便开始以各种方式竭力捕捉、营造新闻“卖点”,通过新闻炒作、新闻策划等手段,强化媒介内容的“可售性”。走出精英文化包围圈的大众文化为大众传媒提供了廉价的传播资源,经过大众传媒的散播和推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

应该说,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从幕后走向台前,从边缘走向中心,自有它的存在合理性。娱乐功能是大众传媒与生俱来的重要属性之一,人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也渴望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栖息。大众传媒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人的本能欲望和心理压抑,缓解了社会转型期带来的阵痛,体现了大众传媒对世俗人生和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此前物质匮乏、精神扭曲时代的一种纠偏。但是,以娱乐至上的信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竞争法则,进而以沉重的肉体反抗沉重的精神,很容易坠入庸俗化、媚俗化的泥潭。④毕竟,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是以商业逻辑为根本驱动力,而一旦商业逻辑主宰了大众传媒,就很有可能把人的情感、精神、意志包括本能当做可利用的商业资源来无限挥霍。如此下去,就必然地引发大众传媒的自律性危机,使其丧失本该有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形成过度的文化商业化浪潮,造成现代社会人的物质丰富与精神贫乏的极度反差,最终或将导致相互之间在争夺受众的残酷竞争中异化媒介行为、损害自身声誉、破坏大众传媒固有的生态平衡。

立体互动的传播路径

后现代社会不仅仅活跃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的身影与力量,还焕发着信息全球化进程中技术的荣光与魅力。数字技术孕育了互联网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诞生,数字技术带来的图像与文字融合、虚拟与现实共存、表象与生活无间大大改变了大众传媒的生态环境和内部结构,传统意义上的传媒被优化整合后的媒介集团所取代,平面单向的线性传播结构被立体互动的网状传播结构所置换,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今日头条

更多>>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