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电视台 >

安徽广播电视台“走转改”活动有声有色

来源:中国记协网 作者: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10-10 20:27 
核心提示:安徽广播电视台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观众来信来电、微博留言等途径,了解社会各界对“走转改”活动的反响,大家普遍反映,现在广播电视的腔调变了,态度变了,上新闻的人和事变了。

按照中宣部关于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安徽广播电视台领导带头、快速启动、创新载体、抓好落实,突出了特色,抓出了亮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初步成效。

领导带头,全员覆盖。

安徽广播电视台高度重视“走转改”活动,把这项活动作为当前贯穿全局的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内容管理、推动工作创新、抓好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广电媒体更好地服务工作大局、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桥梁,抓紧抓好。8月9日中宣部动员大会后,安徽广播电视台就专门召开了台党委会、编委会和全台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和落实。台党委提出要在‘走’中育真情,在‘转’中亮实招,在‘改’中见成效,在载体上创新意,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台领导以身作则,张苏洲台长3次下基层,策划采制了新闻《太湖图书馆的为民情结(上、下)》、《记者体验:无人生产线高科技带来无穷生产力》等新闻报道,台党委其他成员也先后下到联系点,指导和参与活动的开展。截止目前,全台19个频道频率,17名总监下到基层, 120多路500多名记者走进基层,占全台采编人员65%以上。

强化措施,声势强劲。

安徽广播电视台按照“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总体要求,做到“三个拓展”:一是从采编播岗位拓展到全台各岗位,二是从新闻节目拓展到所有节目栏目,三是从组织采访活动拓展到工作各领域。台党委提出,走转改要“走出真情,转出本色,改出成效”,即走基层要带着新闻工作者的真情实感,转作风要回归踏实求真的新闻工作者本色,改文风要通过观众的良好反响达到实际成效。全台新闻节目100%覆盖,15个新闻栏目开设了24个专栏和系列报道,推出了以“走转改”为主要内容的607条新闻。其中,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县以下稿件达到了60%,新闻综合广播基层采稿量达到了70%,电视民生新闻《第一时间》、《帮女郎》、《夜线60分》县以下稿件占比高达80%以上,报道总量和来自基层的稿件越来越多,形成了强劲的宣传声势。

创新载体,重在服务。

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在全台上下明确提出,中央开展这项活动的宗旨就是要履行新闻媒体服务工作大局、服务基层群众的社会责任,因此,要求各栏目着力突出“服务”二字,要带着“情”字走,围绕“帮”字转,突出“新”字改。电视民生新闻《第一时间》推出专栏《我要飞得更高》帮助贫困生圆大学梦,今年截至8月30日,已收到捐款1900.3万元,资助优秀困难大学新生5628名,为历年最多;《映山红特别行动》已经为70所乡村学校提供了图书、器材、课桌椅等捐助;电视法制节目《维权现场》由8名记者组成“维权先锋”调查组,为普通老百姓解决法律问题;农村广播《阳光村务热线》通过接听、反映和解决农民听众的热线咨询和投诉,在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得到省纪委的高度肯定,也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8月份在全国35个城市的收视率同比提升了5个位次,增幅达67%,创出近年最好成绩。广播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的热线电话、短信参与、微博互动等观众参与数量平均增幅在20%以上。

突出特色,抓出亮点。

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在“走转改”活动中提出要突出特色,抓出亮点,确保活动走得下去、转得实在、改得精彩。安徽广播电视台采制的新闻《安徽休宁:齐云山上的“女挑夫”》,是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栏目开播以来首次播出的由地方台独自完成的报道,目前,这对兄妹已经得到意向性捐款7万元,到位4万元,不仅圆了孩子的大学梦,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女挑夫”母亲的实际困难;新闻综合广播“走转改”报道有5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电视公共频道结合自身定位,推出系列报道《寻访母亲河》和《乡村响铃——安徽乡村学校调查》,对安徽境内的河流和乡村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其中,《“乡村响铃”:菥荻——九月放歌》深入革命老区泾县桃花潭镇菥荻山村的菥荻小学,报道12个大山里的孩子和一位坚守30多年的老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唱响的梦想和希望之歌,节目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采用;电视民生新闻《第一时间》策划了《开学了——安全童谣征集》活动,分为交通安全、防骗防拐、预防人身安全、家庭安全等四个方面,征集了2000多首童谣,并将6首入选童谣制作成3000多份精美的海报,送到基层学校;综艺频道建立了文艺导演深入基层采风的常态制度;开展摄像岗位练兵活动,频道23名摄像人员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自选角度、自主命题,开展以“走转改”为主题的业务竞赛。

记者深受教育,社会反响积极。

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要求全台记者、编辑、主持人要真正俯下身、弯下腰、沉下心,扎在基层。广大记者用“一身汗、两腿泥”记录了每一个细节,感受了来自基层新闻的鲜活生命力。台党委组织大家撰写活动心得,记者们普遍感到,通过这次活动,少了几分采访中的走马观花,多了几分深入现实的社会责任;少了几分完成任务的心态,多了几分了解社情民意的渴求;少了几分文稿写作的学生腔调,多了几分贴近生活的铁肩道义。记者杨秋玲说:“在孤岛小学,我们感受到了乡村老师们的坚守;在渔船诊所,我们体会的是山村医生的默默奉献……这些是我们在城市里没有看到过的也不曾接触过的,这些都让我们从新闻的发布者、宣传者、解读者,变成了基层实践的体验者,感受者”。记者刘飞说:“在皖北农村的田间地头,在大别山区的腹地高山,在挑灯夜战的环卫一线……卷起裤角、满脸汗水、浑身泥巴,苦辣酸甜后内心却非常地踏实畅快”。

安徽广播电视台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观众来信来电、微博留言等途径,了解社会各界对“走转改”活动的反响,大家普遍反映,现在广播电视的腔调变了,态度变了,上新闻的人和事变了。更多的是朴实的话、百姓的心里话,而不是空话官话套话;更多的是一条条新闻“活鱼”,而不是无病呻吟的“缘木求鱼”;更多的是洋溢时代气息与生活质感的现场报道,而不是空洞无物、似是而非、矫揉造作的宣传稿件。“走转改”找准了新闻战线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随着活动在面上铺开,媒体的形象一下改善了。小岗村村委会主任关友江说,“你们把小岗作为下基层联系点太好了,小岗精神、沈浩(精神)要好好宣传下去”,省社科院的一位观众说,从节目中看到了电视工作者的“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对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社会各界的鼓励和赞扬,极大地鼓舞了广播电视工作者,成为深化“走转改”活动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