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内容 >

《舌尖上的中国》收官 收视堪比BBC纪录片

来源:北青网娱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23 18:50 
核心提示:从5月14日起,微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一时间,全中国的“吃货”们都集体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在微博上骂着央视不安好心,半夜三更用美食诱惑全国观众,一边流着口水,不愿放过屏幕上任何一个美食的镜头。

“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在一段诗样的旁白中,这一周多来让无数中国“吃货”无比团结地端坐一起,老老实实盯着电视屏幕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它惯用的叙述风格结束了这场美食电视盛宴。

“它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有0.55%,从纪录片来说,它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这个成绩已经很高了,和BBC纪录片的收视差不多。 ”说到这些数据时,总导演陈晓卿语气平淡,但仍能感觉到他在电话那头的自豪感。在国内创下高收视和好口碑的同时,海外市场也传来好消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发行部主任张琳告诉记者,国外买手对《舌尖上的中国》反响强烈,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发生了争抢该片的现象。“这是纪录片领域里面近几年比较少见的。”张琳透露,有了这样的底气,《舌尖上的中国》很有可能在海外销售市场上达到一个历史突破性的成绩。在此之前,央视纪录片的单集销售纪录是由当年的《故宫》创造,每集售价高达5至6万美元。

火爆盖过剧集

口碑效应推高收视

从5月14日起,微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一时间,全中国的“吃货”们都集体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在微博上骂着央视不安好心,半夜三更用美食诱惑全国观众,一边流着口水,不愿放过屏幕上任何一个美食的镜头。

昨天下午,尽管第7集《我们的田野》还没有播出,但接受晨报记者采访的总导演陈晓卿对收视率已经是相当满意。“平均收视率有0.5%,高于同时段的电视剧,最高一集的第4集达到了0.55%的收视率,这个水平已经和BBC的纪录片差不多了。”陈晓卿笑着说,这个收视率在近几年里的纪录片中算是很高了,不过和以前还是不能比,2005年央视一套播出《故宫》时,平均收视率曾达到过0.6%。尽管没有成为历史收视王,《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周里的口碑效应却是值得称道。陈晓卿总结其中原因是,首先是题材好,大家喜欢;其次是赶上了好时候,如果不是央视一套此次改版后拿出晚间时段给纪录片的话,不会有那么好的收视效果;第三则是整个创作团队付出的辛劳。

然而,在媒体连篇累牍的称赞和解读声中,陈晓卿也意外透露出一丝迷茫,“有的报道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在呼吁中国传统美食的传承和保护,其实我并没有这么多的想法,没有想那么深,这就是个吃的节目,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而且介绍的都是特别浅显的吃的东西,很多中国美食博大精深的方面体现得不是特别充分,有的媒体是过度诠释了”。

口碑带动销售

三阳南货店销量上升20%

热播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在现实的世界里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食的怀旧风。

曾在第4集《时间的味道》中亮相过的上海三阳南货店,在播出之后增加了不少人流量。店里的值班经理韩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并非传统意义上南货销售的旺季,但这两天和往年的淡季状况相比,销售量上升了10%-20%。“我想推动销售的效果肯定会有,也有人看到片子特意过来买南货。”韩先生感慨,在越来越多外来食品涌入中国的当下,年轻人面临更多美食选择,有这么一部能够唤回人们对传统食物眷恋之情的纪录片面世,对于中国美食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

无锡《新周刊》的美食记者万华是《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在无锡拍摄时的“全程地陪”。他告诉记者,摄制组在无锡拍摄时特地关照他帮忙推荐街边的草根美食,先后拍了不下10个点,最终因为要切合第6集《五味的调和》中关于无锡“甜”的主题,一些和甜没关系的素材包括无锡河豚、太湖三白最后都被舍弃了。然而,在播出之后,很多无锡当地人都来问他,这些美食哪里能买到,甚至于连诺邓火腿这样的并非无锡当地的美食,都会有人打来电话咨询。而他们的报纸也为此做了几期专题,专门介绍无锡的美食地图。

“这样一部纪录片会给无锡本地的传统食品带来很大帮助。”万华表示,这其中网络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微博的口碑效应下,无锡很多“吃货”早就通过淘宝,大肆采购在电视上看到的各类美食。(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