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CTTB >

浅议三网融合下中国地面数字电视

来源:科讯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7-26 21:48 
核心提示:国内市场上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也好、机顶盒也好都必须具备地面国标数字电视接收功能。至此,套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最后一道紧箍咒亦然松解,在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号角声中地面电视广播再没有理由被置身度外。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规范》在内6项地面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国家标准的颁布,犹如给“沉寂”的国内地面数字电视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按照国标委的要求,该系列标准化将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之后国内市场上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也好、机顶盒也好都必须具备地面国标数字电视接收功能。至此,套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链上的最后一道紧箍咒亦然松解,在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号角声中地面电视广播再没有理由被置身度外。

地面国标接收终端标准将推动地面数字电视的普及

众所周知,地面电视是电视覆盖的最初手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它都被定位于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在我国,地面电视更是占电视家庭用户总数约一半的民众(1.8亿户家庭)了解天下事、享受娱乐生活的主要工具,其数字化是落实普遍服务原则、消除“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自2007年正式实施地面国标以来,仅地面数字覆盖这一项,政府就划拨25亿元财政资金专款专用,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的覆盖规划部署,从中央到省、到市、再到县逐步推进,迄今已在全国347个城市建立了地面国标覆盖传输系统,在今年初公布的广电“十二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技术政策中,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工程建设一如既往地在列,随着今年开始把工作重点转向县级市,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范围可望进一步扩大。然而,与初具规模的地面数字覆盖相比,来自官方渠道的、截至去年底总计部署500万地面国标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数量规模就显得过小了,难免让人担忧国家提出的2015年停止模拟电视广播的目标计划会否落空。有“村村通”工程实施在先,被定性为公益事业的地面电视,其数字转换在资金上似乎应不成问题,问题或许是出在地面国标接收终端的产业化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规范》等6项地面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国家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可望加快地面数字电视的用户渗透,进而有助于地面国标在海外的推广。据悉,近几年地面国标在南美一些国家在与其它国际标准的对比测试中表现十分出众,但最后却落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中国本土的应用欠规模。

发展地面国标、智能电视有助于我国彩电业抢占竞争优势

我国是电视大国、也是彩电生产大国,国内彩电生产占到世界总产量近五成,我国地面电视广播从模拟向数字转换,将带来万亿元级的彩电市场规模。毫无疑问,地面国标为国内彩电业带来了先发优势。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看电视渐成气候,视频网站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定位于家庭综合信息终端的数字电视机带上网络接口成为一大卖点,并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互联网电视,受到市场的追捧。然而,以杜绝不良信息传播为由,2009年8月广电主管部门一纸明文即让国内电视机厂商的互联网电视战略偃旗息鼓,但在有着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风向标之称的CES2011上,这种集看电视和网络视频等功能于一身的平板电视已经蔚然成风并被美其名曰智能电视(SmartTV)。电视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

智能化意味着高度IT化。电视的IT化,带来彩电生产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低,对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难度逐渐上移,产品利润也随之不断上移,这对于一直为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大资金等问题所困扰、随着彩电集成度越来越高而利润越来越薄的国内彩电业来说形势十分严峻。

为倡导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强化国内核心部件的竞争力,国家在“十一五”后期启动的重大科技专项中,将核心芯片、关键器件、基础软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一个专项,它面向国产的服务器和计算机、数字电视、移动通信等应用领域,其中数字电视的主芯片SoC的研发由曾参与地面国标研发的上海高清公司承担。这对国内彩电业无疑是一个福音。有了地面国标,再有具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关键器件SoC,国内彩电业在日益IT化的电视竞争中可望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对于互联网电视或者说智能电视,为确保屏幕内容健康而加以管理是有道理的,但怎么管却大有讲究,是“一刀切”地封堵、还是因情势进行疏导,结果是两重天。堵毫无疑问会伤及国内彩电业,疏则有互联网音视频方面的成功先例,正是对互联网音视频采取分类管理才成就了互联网音视频的蓬勃发展。在互联网电视方面,分类管理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为智能化带来的各种业务营造良好的环境,来促进智能电视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国内彩电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智能电视的大潮中抢占潮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