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广电 > CMMB >

未来国标DTMB将成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2)

来源:慧聪广电网 作者:秩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6-18 20:55 
核心提示:美国的ATSC标准采用时域处理技术,具备接收信噪比门限较低、频谱利用率较高、功率峰均比较低的优势;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不能有效抗强多径和快速变化的动态多径干扰,使得固定接收要求架设离地10米高的定向天线,且

美国的ATSC标准采用时域处理技术,具备接收信噪比门限较低、频谱利用率较高、功率峰均比较低的优势;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不能有效抗强多径和快速变化的动态多径干扰,使得固定接收要求架设离地10米高的定向天线,且不支持移动接收和单频组网。

欧洲的DVB-T标准采用频域处理技术,支持高清、标清、固定和移动接收,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支持单频组网,已在60多个国家部署,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接收信噪比门限要求较高、频谱利用率较低。

日本ISDB-T标准采用频域处理技术,秉承了DVB-T标准的基础技术与系统架构,因而也继承了DVB-T标准的优缺点,其后发优势在于提高了系统的抗脉冲干扰能力,形成了频谱分段传输与手机移动接收两大特点。

中国的DTMB标准采用时、频域综合处理技术,支持高清、标清、固定和移动接收,抗多径干扰能力强,支持单频组网。自主原创的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调制技术,完全不同于DVB-T和ISDB-T的C-OFDM制式;同时在信号帧结构、前向纠错技术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使得中国的DTMB标准具有比其他三个标准更优越的性能,具备频谱效率高、覆盖范围大、移动性能好、捕获信号快、多业务扩展性好等特性,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且由国家持有。

杨知行表示,在激烈的标准国际竞争中,国标DTMB显示出以下技术优势:

A、频谱效率高。

频谱效率在多载波技术和单载波技术进行比较时曾被认为是多载波技术的弱点,DTMB的核心技术TDS-OFDM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开发的。在欧洲DVB-T中,用于同步和信道估计的导频载波数量约占总载波数的10%左右,DTMB系统的伪随机(PN)同步序列放在OFDM保护间隔中,既作为帧同步,又作为OFDM的保护间隔,因而提高了频谱效率约有10%。

B、接收信噪比门限低

接收信噪比门限在多载波技术和单载波技术进行比较时曾被认为是多载波技术的弱点,DTMB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LDPC纠错编码技术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它优越的纠错性能使DTMB系统的接收信噪比门限优于DVB-T系统3dB。

C、抗多径干扰能力强

OFDM多载波系统和单载波系统相比,OFDM系统更具有抵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DVB-T需要借助传输层信号帧格式进行单频网同步.其实现技术比较复杂。DTMB的物理层帧结构以整秒为单位,能够直接用于单频组网的同步.实现设备简单,建网成本低。

DTMB标准有望成为该领域第四个国际标准

2001年,广电总局和信产部联合决定用信息文稿《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进展》推荐清华大学的DMB-T标准方案到国际电联,在ITU-SG6组大会上获得热烈反响,为今天推进中国DTMB标准成为国际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打下了良好基础。

去年,为落实国家数字电视领导小组的会议精神,国家标准委组建了中国数字电视国际标准推进工作专家组,邬贺铨院士和我分别担任咨询专家组和工作专家组组长,以清华大学为骨干集合了14个部门和单位的专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专家组提出了修改国际电联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建议书的要求。

去年十月,国际电联会议决定将中国DTMB标准作为国际电联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D系统,正式启动了国际电联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建议书的修改程序。因此,中国DTMB标准有望成为继A系统/美国ATSC标准、B系统/欧洲DVB-T标准、C系统/日本的ISDB标准之后的第四个地面数字电视国际标准。

这项工作涉及国外同类标准的市场利益,阻力不少,最终完成修改程序还要做长期的、艰苦的工作。

目前国内DTMB用户规模尚需加大发展力度

2007年12月31日香港率先采用DTMB标准正式开播,现已有七成港民观看上了数字电视,200多款数字电视终端产品在商店销售,成为目前DTMB产品的最热市场。澳门紧随香港也正式播出了DTMB标准信号,DTMB的电视用户发展得很快。中国内地现有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完成了DTMB网络建设,但多数未正式播出,电视机标配DTMB标准的文件和相关标准已经报批,但尚未正式颁布,DTMB用户规模尚需加大发展力度。总的形势是好的,2011年可望有突破性进展,2015年我国关闭模拟电视的战略目标尚待抓紧落实强制实施措施。(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