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当前4G资费并不贵

来源:博客 作者:fuliang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4-03-10 10:35 
核心提示:如果仔细看看已商用的两家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公布的4G资费就能看出,4G语音资费与3G相当,而流量资费在3G的基础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折让,阶梯套餐也导致申请的流量包越大,单价将进一步降低。

其中一句很有意思:

未换卡换机用户,也可更换4G套餐享受4G优惠资费。

原来中国移动2G/3G用户是可以这样降低资费的?!

电信研究院的专家在中国新闻网做访谈及该院的趋势发布会上也都证明了我国4G资费在全球处于较低的水平。

那么我们的4G资费究竟贵不贵呢?

如果仔细看看已商用的两家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公布的4G资费就能看出,4G语音资费与3G相当,而流量资费在3G的基础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折让,阶梯套餐也导致申请的流量包越大,单价将进一步降低。

为什么说4G资费贵的声音,远超过3G呢?

这其实要怪运营商此前的4G宣传。运营商的宣传主要是形象宣传,突出4G的快。但在宣传初期,主要举的例子就是下载一个电影需要多长时间。这是高耗流量的业务,带来高资费难免,结果就出现了“6秒钟花完600M流量”的报道(此报道有明显偏差,600MB流量除以TD-LTE的最高理论速度100Mb/s时,忘记了1B=8b的换算关系,而且很难长期保持在理论最高速度),然后出现了“忘了关4G手机,一晚上房子归移动了”的微博段子,这能让人不觉得资费贵吗?

其实:

1、电影不是一个好的4G应用;

2、目前还处于网络建设期,网络覆盖少,终端价格高,用户少,这都限制了4G资费下降;

3、由于网络覆盖差,大量的应用可能会在3G/2G网上实现,由于2G/3G流量成本明显高于4G,在用户向4G转移前,规模降价还需要时间;

4、同样由于网络覆盖的原因,4G的资费门槛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服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还没到全民4G时,很可能,到2016年,我国还有一半以上的移动用户在2G/3G。

附我此前对4G流量资费的微博:

微評4G流量资费。㈠将明显低于3G。㈡目前的流量资费结构是选择大套餐包,单价会明显下降,4G用户必将选择更大的包。㈢无论网络还是终端,成熟度还不够,4G用户也主要在3G/2G网络使用,专属资费推出时机还不成熟。㈣中移动套餐外资费2毛9是硬伤。㈤从2G到4G,内容越来越"丰满",但电影从来不是好应用。与即时通讯相比,纯视频是运营商喜欢的应用,但资费套餐不适用,视频广播或花钱买电影免流量费可行。计费灵活可推到商业模式创新,降低用户流量成本。

一方面要快另一方面怕消费不起用4G到底贵不贵?http://t.cn/8FquwZ7付亮认为,50元套餐6秒用光是误读,但一说4G必说下载速度、必举例下载电影,本身就是宣传误区,由于无线资源是有限的,即使到4G时代,网络传输流量成本远高于固网,普通手机用户也是消耗不起太多流量的,更不要说无休止地看视频。

(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