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后4G时代的中国通信业:剪刀差继续压缩行业盈利空间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程德杰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12-09 10:04 
核心提示:进入4G时代,随着用户移动数据消费习惯的逐步建立,OTT业务对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的侵蚀,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价格的不断下降,,在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竞争中,中国移动的用户规模优势将不再显著。

2013年12月4日,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式宣布向国内3家电信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工信部官员并表示待时机成熟,将发放FDDLTE牌照,至此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当日香港资本市场对国内4G牌照的发放做出反应,中国移动涨0.9%,中国联通跌0.33%,中国电信跌1.93%,中国通信服务涨1.22%。

资本市场对运营商和通信服务商股价的反映,基本上代表了投资者对于TD-LTE牌照发放方式以及其对3大电信运营商影响的心理判断;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大家期望中的4G盛宴,也许永远也不会到来。

认真分析下4G对于国内通信业的影响,也就会明白:投资者对于4G发牌的冷对待并非没有道理。以下是4G时代有关国内通信行业的几个判断和分析:

1.4G时代电信运营商间数据业务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三分天下的格局将真正形成

中国移动是2G时代无可置疑的王者,3G时代中国移动虽然名义3G用户规模庞大,但其营收和利润增长,却主要靠其2G网络实现。

依托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中国移动在3G时代仍能获得巨额现金收入和利润。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虽然依靠3G网络获得不少优质移动数据用户,但较小的用户规模以及较短的3G网络运营时间,使得2家运营商在收入体量和利润规模上,仍无法与中国移动相提并论。

进入4G时代,随着用户移动数据消费习惯的逐步建立,OTT业务对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的侵蚀,传统语音和短信业务价格的不断下降,,在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竞争中,中国移动的用户规模优势将不再显著。

决定电信运营商4G时代市场地位的,将是具有大流量移动数据消费习惯的移动宽带用户规模。在这一点上,中国移动用户的数据消费习惯培养,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甚至还略微落后,中国移动传统语音用户向数据用户的转化率,仍有待提升。

在无法快速实现其数据用户转换的情况下,中国移动的TD-LTE先发优势,将有可能被FDD LTE价格和普及优势所抵消。

随着未来运营商的重点全面转向数据业务,未来VoLTE技术的规模部署,和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不断壮大,中国移动当前引以为傲的现金牛-GSM语音业务,其盈利能力将不断下降;而其庞大的GSM网络,甚至有可能成为中国移动的累赘,占用大量OPEX维护投资,盈利却不断下降。

此消彼涨,中国移动当前的用户规模优势,和庞大的GSM网络覆盖,在后4G时代的竞争优势将有可能不再显著,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市场,将真正进入三国时代;也许中国移动凭借TD-LTE的先发优势,仍能够继续领先,但其目前在电信市场上收入和利润的压倒性优势将不复存在。

2.即将到来的LTE建设高潮,绝不是通信建设企业的饕餮盛宴

首先,4G的投资难以像3G那样形成爆发性的增长。

从技术层面来看,4G相对于3G的技术进步,远比3G相对于2G为小。在电信运营商网络从3G向4G的演进过程中,许多4G网络所必须的技术要素,其所对应的网络建设工作量,如核心网改造、城域网和PTN/IPRAN的建设等,早已逐步释出。

因此,从网络建设的投资角度来看,4G的网络建设很难像当初3G建设那样,形成爆发性增长。

其次,4G网络的技术特点也决定了网络建设工程的投资转化率较低。

4G技术作为核心区域大容量覆盖的通信定位,决定了其网络建设过程中,较少采用铁塔等大型宏站的建设方式,而多采用抱杆、壁挂、室分等建设方式,这无疑将减少大量土建工作量;而4G大量采用与现有2G和3G基站的共站式模式,又将进一步减少机房、配套等建设工作量。

另外,由于城市站址资源的稀缺,将有可能延缓4G网络的建设进度,进而影响投资进度,直接影响通信建设企业的4G收入进度。(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