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4G箭在弦上:大众市场成终端必争之地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陈敏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9-25 10:31 
核心提示:从全球范围来看,4G渗透的脚步正在加快。据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底,全球4G用户数已经达到1.27亿,其中,美国、韩国、日本三大市场的4G用户覆盖率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到不久之后的2020年,中国的3G/4G用户普及率将达到85%,用户数超过12亿,4G基本覆盖城乡——这是国务院近期公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勾勒出的一幅图景。

“12亿”的3G/4G用户总数,相当于“欧洲+北美”人口总和。这一数字也预示着,4G将成为移动通信有史以来用户数增长最快的技术之一。

“这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发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认为,高效的、用户体验良好的、极具性价比的4G智能终端,将让“12亿”不在话下。

12亿用户、85%的普及率,意味着面向海量市场的4G终端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意味着“大众市场”将成为4G终端厂商的必争之地。

实际上,除了已经获得工信部入网许可的三星GalaxyNoteIIN7108D(GT-N7108D)、索尼Xperia SP M35t(M35t)、中兴Grand Memo LTE(U9815)、华为D2(6079)等首批支持TD-LTE网络制式的4G手机之外,包括中兴、华为、酷派、TCL等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已经开始了“面向大众市场的普及型4G智能手机”的布局。

“我们计划在2014年推出千元价位的4G手机,加快4G终端及业务的普及。”在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唐剑峰看来,未来4G业务的普及,需要由更多智能手机,尤其是千元价位的智能手机来推动。

终端厂商争夺“大众市场”

来自工信部的一份报告引起了业界关注:在2013年1-7月的全国电信行业收入中,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对全行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0.5%,而话音业务仅贡献6%。业界根据这组数据预测,信息消费也许会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又一大消费领域。

在大众市场用户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消费的主力军之后,如果未来的4G终端过于昂贵,必定不合时宜。所以,“大众市场”将是终端厂商在4G领域的必争之地。

“在去年联合美国运营商METROPCS推出了首款4G手机5860E之后,我们还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两款4G手机‘8920’和‘8735’。”酷派副总裁苏进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说,酷派在国内推出的这两款4G手机都定位于“中间档位”的消费市场。

“酷派今年还将继续推出4-6款4G产品,其中既包括高端旗舰产品‘大观4’的LTE版本,同时也会针对中低端用户推出一些普及型4G手机,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苏进说,与3G类似,推动4G普及的手机必然是针对大众市场的产品。

“年底前我们会有五六款4G手机通过工信部的入网测试。”酷派副总裁张光强向网易科技表示,“我们的4G手机已经具备了量产能力,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缺牌照,一旦发了4G牌照,三个月内就可以批量上市。”

做好4G手机产品储备的,还包括中兴、TCL、华为等厂商。“在4G商用之初,手机成本高而销售规模小,所以价格会相对偏高,难以在短期内进入大众市场。但未来的4G普及,必定需要更多的面向大众市场的中档机型。”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说。

在海外市场已经推出数款4G手机的TCL通讯,也计划将国内4G手机产品聚焦在大众市场。TCL集团副总裁、TCL通讯COO王激扬强调,“在消费者最关注的性能、外观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我们4G手机仍然要保持极佳的性价比,主攻大众市场。”

消费者需要怎样的4G终端

“当下及未来,4G将为智能终端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移动体验,并且改变数据消费的方式。”高通公司的技术专家认为,手机是否支持多模多频,网页浏览是不是快,功耗是不是低,图形处理是不是炫目,这些都将成为4G手机用户真正关注的焦点。

其中的“多模多频”,几乎已经成了4G手机的标配。在国内,包括中兴、华为、酷派等在内多家厂商,已经陆续推出了“五模十频”甚至是“五模十三频”的4G手机。比如,“中兴U9815”和“酷派8920”,都可以同时支持TD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网络制式。

“多模多频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为用户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漫游,还可以为手机厂商带来更多的差异化和成本优势。”高通公司的技术专家说。(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