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TD-LTE,绽放成熟之美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作者:姚春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3-07-10 12:57 
核心提示:事实上,TD-LTE手机无疑是现场最耀眼的“明星”。中国移动对来自三星、华为等厂商的11款TD-LTE手机的集中展示,以及宣布TD-LTE手机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上市,无疑是TD-LTE产业成熟并走向商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TD-LTE已形成涵盖各环节的较完善的产业链”,“TD-LTE已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4G马上就要商用”……在刚刚落幕的2013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从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到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再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都发出了振奋人心的TD-LTE产业发展的“最强音”:TD-LTE产业数年来的坚持,即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瓶颈”不再,产业链成熟

当终端和芯片这个一直被业界诟病的“瓶颈”被打破,还有什么能够阻挡TD-LTE的商用步伐呢?

“TD-LTE产业已经成熟,尤其是芯片和终端取得巨大进展。”在2013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奚国华不无欣喜地宣布。事实上,TD-LTE手机无疑是现场最耀眼的“明星”。中国移动对来自三星、华为等厂商的11款TD-LTE手机的集中展示,以及宣布TD-LTE手机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上市,无疑是TD-LTE产业成熟并走向商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全球范围来看,TD-LTE已经打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来自GSA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4月,全球共发布了166款TD-LTE终端,其中包括16款TD-LTE智能手机,且79%的终端支持多模多频。在芯片领域,包括高通、海思在内的海内外多厂家供货的局面已经形成,有助于加快TD-LTE融合发展之路的多模芯片已然成为主流。例如,高通推出了六模芯片,而海思也推出了五模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TD-LTE为中国的终端和芯片企业,提供了又一次崛起乃至超越之机。以华为为例,“基本上针对业界每一款重要的终端形态,我们都是第一家推出产品的,例如从最开始的CPE到智能手机。”华为无线网络TDD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不无自豪地说。在TD-LTE终端领域的最早发力,成就了华为的领先优势:截至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发布了30款以上的终端(GSA统计),并赢得了诸多运营商的青睐。

创新不懈,竞争力提升

没有创新,就不会有TD-LTE。同样,TD-LTE产业伴随着参与各方的持续耕耘与努力付出,也成为创新的一方热土。各种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在令TD-LTE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日臻完美。

从小基站、微基站的兴起,到载波聚合技术的探索,再到降低小区边缘干扰技术的出现,TD-LTE已然呈现出十足的创新活力,带给用户的则是真实可感的更快速率、更好体验。

TD-LTE的速率究竟能有多高?伴随着载波聚合技术的出现,同一个用户可以使用更多的载波,从而获得下载速率的大幅提高、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在2013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华为展示了为中国TD-LTE运营商量身打造的跨频段载波聚合解决方案,实现了D频段连续四个20M载波与一个F频段载波的聚合,使下载速率峰值达到了1.25Gbit/s。事实上,载波聚合已经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许多拥有多个LTE频段的全球领先运营商,都宣称未来将部署载波聚合技术以获得竞争优势。预计高通将在明年的第二季度推出支持载波聚合的手机芯片。(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