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TD-LTE遭遇2012生死关头(2)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5-10 15:25 
核心提示:规模测试治标难治本 2012,对于TDD-LTE、FDD-LTE以及WirelessMAN-Advanced,有着不同的意义。FDD-LTE已经小有所成,802.16m卯劲成为4G标准不乏捣乱之嫌,TD-LTE呢?也许这一年真的是它的生死大考。如果TD-LTE再没有

规模测试治标难治本

2012,对于TDD-LTE、FDD-LTE以及WirelessMAN-Advanced,有着不同的意义。FDD-LTE已经小有所成,802.16m卯劲成为4G标准不乏捣乱之嫌,TD-LTE呢?也许这一年真的是它的生死大考。如果TD-LTE再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规划,离FDD-LTE风卷残云真的不远了。

当然,TD-LTE并非毫无建树。在TD-LTE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一些原有WiMAX运营商在酝酿部署TD-LTE,而印度Augere、澳大利亚NBN、沙特阿拉伯STC、美国Clearwire等国际运营商已经开始TD-LTE商用网络的部署工作,其中,日本软银的TD-LTE网络最有代表性。

2011年11月1日,软银正式商用发布TD-LTE,一期完成了3000个站点的部署,现阶段的二期工程,软银计划部署21000个基站,并计划到2013年3月,完成共计30000个基站的网络部署。

在庆幸软银青睐TD-LTE的同时,也应该更清晰地运筹TD-LTE的未来。日本拥有1.2亿人口,作为日本第三大移动运营商的软银,实现几千万级的TD-LTE用户规模并非指日可待,靠谁能真正带动TD-LTE的用户需求和产业驱动,现在看来,只有中国移动。

然而,中国移动的TD-LTE还仅停留在规模测试的阶段。日前,中国移动已经获批进入TD-LTE规模试验第二阶段测试,本阶段以多模测试为主,重点验证多模终端、多网络协同工作的效果,预计该阶段测试于2012年6月完成。

回首TD-SCDMA发展的历程,也是在概念论证、试验室测试、外场测试、规模测试、试商用等一系列环节中逐层推进的。可是,在TD-SCDMA于2009年正式商用之后,现网中仍旧是问题迭出。TD-SCDMA的经历已经展现出这样的特点:以数据业务见长的移动宽带完全不同于2G语音时代,无论是试验室还是规模外场都无法模拟用户在现网中的实际应用。

难道TD-LTE还要重蹈TD-SCDMA的覆辙?当你不知道用户在TD-LTE网络上使用何种应用时,又怎能模拟出这样的业务?仅靠规模试验,治标难治本。

中国人都知道“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不可能发掘出TD-LTE真正的问题所在;没有实践,不可能驱动产业后续的发展。更关键的是,没有中国运营商参与的实践,不可能带动TD-LTE真正的国际化。

当然,实践是要付出代价甚至要有所牺牲,哪怕走些弯路,但毕竟是在前行,更何况中国移动已经做了TD-SCDMA,还怕做TD-LTE吗?

如果不想三年后只有中国自己做TD-LTE,那么,2012就成为TD-LTE的关键时间节点,进退之间,可谓冰火两重天。是随着电影中的2012一起毁灭,还是早日登船,紧握主动权?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