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评论:中联通3G网络演进三步走策略或将生变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桑菊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05 11:11 
核心提示:现在选择直接部署LTE的运营商越来越多,LTE的商用条件开始逐步成熟,欧美主流运营企业一直是WCDMA产业链的基石,他们现在开始将更多的投资洒向LTE。AT&T和Verizon的网络竞赛,正在向病毒般一样在全球所有主流成熟电信市场展开。

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并没有能够阻挡中国联通的步伐。在正式获发WCDMA运营牌照三年之后,中国联通终于走到了行业领先者的地位,成为了国内3G市场上的龙头。

成绩不能否认,短板更需补足。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中国联通的网络覆盖、网络稳定性以及给用户的感知与业内的最高水平仍有差距,提升网络质量将成为2012年中国联通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

具体到网络和投资策略上,预期中国联通在今年将会继续加大网络覆盖的广度和覆盖深度。基本完成3G网络对乡镇的覆盖,实现“3G上山下乡”,;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网络的接入速率优势,将会进一步加大HSPA+的覆盖范围,提升用户感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如何低成本提升移动网络的峰值速率和用户感知,为后续的市场竞争奠定基础。是继续保持在框架内的技术演进,扩大HSPA+的覆盖范围,还是保持现有架构直接向LTE演进。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联通肯定会选择前者。但来我们来看一下GSA给出的LTE商用网络数据:2009年2张、2010年15张、2011年31张、2012年72张。HSPA+可以无限逼近LTE的水平,但最终不能替代LTE。LTE的部署既有技术驱动的因素,也有投资驱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竞争驱动的因素,比如AT&T和Verizon的竞争部署,同样的情况在国内会出现吗?

最终方向

目前,LTE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下一代无线宽带标准,WiMAX阵营已经基本退出了主流市场。对于采用UMTS标准的运营商而言,是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考虑技术演进,特别是针对HSPA+和早期LTE。在UMTS以HSPA为起点建网的情况下,向LTE演进无非有两条路线。

一是直接向LTE过渡,将更多的CS和PS业务承载在LTE上。其优势是LTE标准制定和技术发展欣欣向荣,同时LTE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提供传输管道和应用速率,但LTE重新定义了网络结构和空中接口,OFDM和CDMA在技术上有本质不同,与现有所有3G版本均不兼容,网元无法直接实现共用。

总体而言,这种演进方式是很剧烈的,大量的网络网元无法再利用,大量的用户被迫更换终端设备,整个产业被赶着走,历史投资难以得到保护。

第二种方案是是在HSPA的基础之上引入HSPA+,然后逐步引入LTE。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平滑演进,有效保护历史投资,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绝大多数运营企业都是采用了这种方案。

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技术演进路线,向LTE演进是必然选择。不同的判断可能有两点,一是LTE网络部署的时间节点,二是是否要对3GPP WCDMA进行更多的投资,包括64QAM和MIMO等增强技术的引入。

路线微调

中国联通采用的是平滑演进的思路,初期建设无线接入网选择R6版本,全网同步建设HSDPA和HSUPA,设备硬件支持MBMS和HSPA,并具备向LTE演进的能力,根据后期业务需求,通过软件升级满足MBMS、HSPA要求,通过部分硬件升级实现向LTE的演进。

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支持MBMS和HSPA 64QAM;第二阶段支持HSPA MIMO;后续向LTE进一步演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多数重点城市开启了64QAM功能,速率为21M。

按照既定的技术路线,中国联通接下来将会引入MIMO。但在笔者看来,中国联通在全网范围内引入MIMO进一步增强网络性能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因为64QAM是软件升级,成本是比较低的;但MIMO则需要增加或者改造天馈线系统,对于终端也有新的要求,无论是部署成本还是后期的运行维护都会增加。

这个成本的增加应该早在联通的预想之内,但LTE的快速成熟和HSPA+产业链的进程放缓则在其意料之外。现在选择直接部署LTE的运营商越来越多,LTE的商用条件开始逐步成熟,欧美主流运营企业一直是WCDMA产业链的基石,他们现在开始将更多的投资洒向LTE。AT&T和Verizon的网络竞赛,正在向病毒般一样在全球所有主流成熟电信市场展开。

在HSPA+产业链支持方面,HSPA+只有在R8阶段引入64QAM和MIMO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接近LTE的传输速率,但目前支持R8 HSPA+的终端数量,与LTE的终端芯片供货能力相差不大。但需要指出的是,LTE在终端芯片侧是在快速成熟,但R8 HSPA+恐怕将无人问津。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中国联通依然保持着技术与网络上的优势。但我们并不认为联通按照既定的技术演进路线大规模的引入MIMO技术,中国联通可能会引入多载波技术作为替代。多载波/双载波对于网络的改造非常小,但却可以显著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而且从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链成熟度来看,也没有多少风险,大部分运营商也选择了这个技术。

从竞争驱动来看,中国市场是个例外,因为运营企业并不能完全按照自身对于技术与市场的理解而做出判断。如果中国移动的TD-LTE进展非常顺利,中国联通可能将被迫部署LTE网络应对。但联通还是坐享了产业链的红利,就像部署WCDMA网络一样,已经有很多海外运营商为其铺就了“成功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