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LTE >

如何开采LTE这座金矿?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姚春鸽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1-13 18:06 
核心提示:尽管3G已经在全球普及开来,但是移动宽带化的前进步伐从未停止过。在3G之后,对于运营商而言,普遍寄予厚望的LTE(长期演进项目),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也许是其有助于用户黏性的增强,并最终带来收入的增加。 LTE,承载了运营商收入增长的梦想。从根本上

尽管3G已经在全球普及开来,但是移动宽带化的前进步伐从未停止过。在3G之后,对于运营商而言,普遍寄予厚望的LTE(长期演进项目),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也许是其有助于用户黏性的增强,并最终带来收入的增加。

LTE,承载了运营商收入增长的梦想。从根本上来说,LTE的高速数据传输特性,为业务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终打开了一扇可能通往收入增长的大门。据Analysys Research预测,截至2015年,全球LTE用户数将达到4亿,并为运营商带来高达1500亿欧元的收入。对于西欧而言,LTE的前景十分诱人。市场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报告指出,西欧LTE用户数到2013年将达到2240万,由此产生的总收入将高达96.8亿欧元。那么,分析师眼中的金矿,到底该如何挖掘?

开放,增强用户黏性

对于移动宽带网络而言,流量飞速增长与收入止步不前,一直是运营商头疼的事情。

一方面,移动数据业务发展十分火爆,促使今天移动宽带网络流量达到过去的6到14倍。

另一方面,流量的飞速增长得益于运营商推出的包月等统一资费策略,但同时也无法产生收入的相应增长。

换句话说,数据流量增长本应带来的收入增长额,被统一资费策略的优惠额给抵消了,运营商多少有些“瞎忙活”的意味:最后一算总账,收入与往年持平。

面对这一矛盾,未来的LTE运营商,需要进行战略的大调整。原先封闭式的运营,也许将走向开放的新模式。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却是为了“大河有水小河满”。

开放,将为移动运营业带来收入的增长。LTE等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将促使运营商采用“开放接入”模式,即允许任何用户端设备均能接入网络之中。这样一来,一家运营商就能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用户不用再在各家运营商之间作出比较和选择。这种开放性,在为用户提供自由的移动宽带服务的同时,为运营商带来更强的用户黏性以及更低的转网率。原因很简单,因为开放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不会感到被“束手束脚”,自由的体验换来的是对运营商的忠诚。

开放,对于运营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在传统的模式下,各个运营商均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把各自的用户,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而现在,Frost&Sullivan的分析师却认为,只要运营商在LTE时代,能够忍住“将用户端设备牢牢锁在自己的移动宽带接入网络之中”的迫切要求,而是采用开放的策略,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以及其他超移动设备,都将自由地接入网络,从而为整个移动运营产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收入。

创新,满足分级需求

除了LTE时代的开放策略以外,提供移动宽带服务的运营商更需要创新精神,尤其是在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方面。

收入增长目标的尚未实现,往往会促使运营商,无论是现有的3G运营商,还是未来的LTE运营商,都更加强烈地关注利润和成本。尽管如此,运营商仍然需要在提供的服务方面,确保创新投入,让用户因为“用得好”而喜欢上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收入增长的源泉所在。

价格策略,是3G以及LTE运营商尤其需要发挥创新能力的领域。Frost&Sullivan主管卢克·托马斯认为,当前被移动运营商普遍采用的包月制等统一资费策略,应当被舍弃;移动运营商应该采取更多创新的价格策略,从而区别于竞争对手。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价格策略对于用户而言,不能过于复杂或者不透明。

对移动宽带数据流量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基于分级服务进行分级收费,也是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保证。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采用QoS策略、优先接入机制以及基于流程的处理等流量管理工具,为高、中、低端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并据此收取不同的费用。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统一资费策略下,用户不分级、资费不区别的尴尬:有的用户需求并不高,并不愿支付那么高的费用;有的用户对现有的服务水平不满,宁愿支付更高的费用享受更好的服务。

*     *     *

布局未来、抢占先机,已经成为领先运营商的重要战略。2010年,将是LTE的开局之年。全球移动运营市场的引领者,日本已计划于2010年发放LTE牌照,试图举全国之力,再度奠就领导者地位。而美国和欧洲也将从2010年开始推出LTE业务。在运营商的积极推动下,LTE的真正价值也将在2010年显现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新闻关注排行榜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