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IPTV >

有线电视IPTV与互联网电视融合发展

来源:DVBCN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韩杰 发表时间:2013-09-04 12:46 
核心提示:互联网电视涉及的设备、技术和市场进一步推动了带宽与渗透率的提高,网络技术革新的核心还在于内容资源的云计算和云存储,这也将削减终端设备制造商的地位,并给运营商带来引导行业转型创新的机会。

IP化是视频业务开展的大势所趋。对于有线电视运营商而言,可以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同时开展IPTV(有别于电信的IPTV。如基于IP通道的VOD等)、电视广播及互联网电视业务。从运营与成本角度考虑,如果同时开展IPTV和互联网电视业务,就可以相互复用内容资源,但同样也可能会形成左右互搏,所以如何达到两者均衡发展或未来产品升级替代需要深入和持续探索。另一方面,传统电视节目内容与互联网结合是无法避免的大趋势,但目前产业链企业都忙于资源的竞争,缺乏长期规划及协同合作。笔者认为,对于运营商而言,从业务/服务、市场、网络(这里包括后台系统)、终端等角度,这两大业务有着极大的融合发展的可能性,运营商应结合市场现状,因地制宜、互为补充,保持用户规模的增长和现有资源使用,为未来发展占据更多的主导权。

有线电视运营商介入互联网电视有利于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便捷收费通道和无法保证业务网络质量的问题,同时驱动电视广播、IPTV从视频及栏目运营转向更为丰富的应用提供阶段,为产业链提供网络与运营资源保障,最终解决终端成本压力并拉动宽带业务。

当今热点是内容互联网化和应用智能化,运营商也不可能让电视广播、IPTV置之度外,要防止市场份额被侵占,战略上不能放弃在电视广播、IPTV上构建的优势,并要把互联网电视当作业务的延伸。两者短期内可相互借鉴,互联网电视是IPTV的下一代业务,可以尝试两者的最终融合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运营商宜采取深入合作的运营模式,负责用户管理、客户服务、认证计费以及应用商店的建设和维护,并参与营销策划、渠道销售和部分内容集成运营,打造“应用商店+管道+终端”的新业务提供模式,由此掌握业务发展主动权,减少终端成本压力,便于IPTV和互联网电视业务的规模发展。如何在降低用户流失率的同时,快速通过技术及业务探索,不断提升信息化、用户服务及管理水平,成为有线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为了应对新的竞争形势,国内有线运营商在云媒体平台、双向网改、DVB+OTT终端、智能电视终端、家庭网关、智慧城市、IDC等技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也有一些亟待探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广电友好网联盟(广播电视网络设备技术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第二届应用技术研讨与新产品展示会将于今年11月在西安召开。

运营商发展互联网电视具备自身独有优势,但必须突出在内容、网络、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化运营。

1)内容差异化:大力发展高清和3D点播以及游戏、音乐等增值业务,填充内网带宽,同时不断细分商业模式。

2)网络差异化:突出高速内容分发和端到端的网络质量保障能力。

3)服务差异化:突出全网各种渠道、客服等优势。

可以考虑构建以下服务模式来实现:

1)提供高端品质内容服务

内容仍是决定因素,国内缺少优秀内容、版权保护薄弱和带宽传输成本高,牌照商只能引进更多优质内容资源生产企业,结合电信运营商的运营和网络优势才能给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节目内容。

2)开拓新型营收模式

市场不能仅靠不稳定的用户自发支付和终端厂商的一次性费用,急需寻找和建立新的营收模式,如基于用户的精准广告投放或者植入型广告等收入。

3)创建便捷的付费模式

结合在固网建立的相对成熟的支付体系,寻求控制力强的支付渠道。(责任编辑:韩杰)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