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工信 > IPTV >

我国在IPv4资源争夺上占下风

来源:羊城晚报(广州) 作者:林曦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8-10-18 12:26 
核心提示:2011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公布了一条“可以载入史册的”新闻:“最后一批IPv4地址今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该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全球网民的高度关注。

2011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公布了一条“可以载入史册的”新闻:“最后一批IPv4地址今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该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全球网民的高度关注。

IP地址为何会枯竭?这是否意味着新入网的用户将不能上网?以后的网费会不会暴涨且网速会否变得很慢?而下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43亿个地址不够用

无网可上?暂时无忧

IPv4技术本身存在浪费资源问题,美国浪费了大部分地址

谷歌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顾问文顿·瑟夫有“互联网之父”之称,他在今年1月曾预言“IP地址即将在几周内用完”。没想到两周后,这句话就得到印证。

IP地址即互联网地址,是用来标志互联网终端的逻辑地址,具有唯一性。现有的IP协议是瑟夫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名为IPv4(“互联网协议版本4”的英文缩写)的32位地址,总容量43亿个IP地址。在当时,谁能想到这么大的容量也会用完?

早在18年前,有互联网专家就指出,由于IPv4技术本身存在着网络地址资源浪费的问题,加上网络的迅猛发展,IP地址将很快耗尽。专家指出,在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虽然方便了IP地址的管理,但浪费了上千万的地址,特别是B类地址。例如,一个需要300部电脑连上互联网的公司,使用一个C类地址(254个地址)是不够的。使用两个C类地址会使路由选择表暴涨,从而影响了外部路由协议的性能。另外的选择是使用一个B类地址(65534个地址),但却浪费了65234个地址。

而且,美国一些大学和公司占用了大量的IP地址。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日前表示,美国人口只有3亿,但掌握的IP地址接近全球总数的40%,其中大部分一直闲置。

无网可上?暂时无忧

从长期看,网速可能变慢,IP资源价格开始上涨

羊城晚报记者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我国持有的IPv4地址数量为2.77亿个,还不到全球IP地址总数的10%,而中国互联网用户达4亿多,远远超过了中国IP地址的容量。如今,IP地址耗尽,中国网民会不会面临无网可上的困境?

“IP地址用完的影响不会马上显现。” CNNIC的IP地址业务负责人赵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拥有的IPv4地址中,运营商手中仍掌握部分可以使用,可以支撑未来5—6年,快的也能支撑1—2年。ICANN主席贝克斯托姆也表示,IP地址用完后,如果互联网终端用户持续暴增,网速可能变慢,但互联网不至于瘫痪。

专家预计,IP地址资源的紧缺与各国加速争抢会形成恶性循环,未来企业获得IP地址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枯竭对于提供互联网数据(IDC)服务的企业会造成困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比如某企业要在IDC上托管服务器,IDC会分配一个IP地址。现在IPv4枯竭了,企业可能就要共享一个IP地址,IDC的服务就大打折扣。绝大多数IDC厂商由于其IP资源需要通过电信运营商购买,价格已经从原来的几十元升至几百元,到达最终用户的手中的价格自然更贵。

虽然短期内影响不大,不过专家提醒,如果长期IP耗尽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于普通网民来说,IP地址资源的紧缺可能涉及上网费用上升。对新入网用户来说,如果分不到IPv4地址,那么访问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和服务将受到很大限制;对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来说,没有足够的IPv4地址会制约其提供新的服务。

因此,现在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新一代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

让沙子都有IP地址

从IPv4到IPv6,等于电话号码从7位升到8位(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热门关键字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