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融合网首页 > 独家报道 >

真融合 新视界

来源:融合网|DWRH.net 作者:吴纯勇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1-04-15 08:13 
核心提示:(引文) 真融合,这是AMD Fusion APU中国发布会上,刚刚履新的AMD 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 融合网|DWRH.net 2011年4月15日报道,对拥有全平台技术优势的AMD来说,APU这样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显然不满足与对手产品划上等号。成

(引文) “真融合”,这是AMD Fusion APU中国发布会上,刚刚履新的AMD 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

融合网|DWRH.net  2011年4月15日报道,对拥有全平台技术优势的AMD来说,APU这样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显然不满足与对手产品划上等号。“成熟的全平台技术使AMD把原本是三大部分的3A平台融聚在一片只有75平方毫米的APU芯片上。” 在邓元鋆看来,只有将CPU与GPU最新技术完美融聚的APU才足以称得上是处理器领域自x86架构问世40多年以来最伟大的进步!

发布会上,主流厂商无一缺席,三十余款基于首批APU E系列及C系列APU的笔记本、一体机、HTPC和准系统使发布会显得盛况空前。终端厂商力挺的态度也验证了“真融合”的含金量!

融合大势所趋

将处理器CPU和独显核心GPU做在一个晶片上,即便是普通消费者,也很容易理解它意味着什么。在过去,显卡意味着好的性能、流畅的速度,但同样意味着不菲的价格,更笨重的身材和高能耗,很多消费者不得不忍痛取舍。然而随着高清视频、多媒体等应用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便携产品同样需要具备更好的性能,这显然需要有跳出传统的崭新解决方案。

CPU与GPU各司所职,单纯提升CPU或者GPU的性能,并不能很好解决问题。对消费者来说,一方面需要更加快速的处理速度,另一方面则需要优质的画面输出,同时还希望更好的续航时间、更加轻便的外观。在收购ATI平台后,AMD拥有成熟的全平台优势,这使得AMD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在APU的设计上, AMD始终强调“真融合”这个设计精髓,通过整合AMD的各个平台技术,APU产品的CPU和GPU性能均衡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即使单纯分析其内部的CPU及GPU性能,也达到了业界最新水平。这种优势技术的水乳交融,使Fusion APU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实现了CPU和GPU的融聚。它意味着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功耗,更高的性能,带来的则是更小的产品外观,更长的续航时间,更流畅的体验,更低的消费成本。也代表着芯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处理器市场的“鱼和熊掌”

从产品角度来说,APU不是CPU,更不是GPU,也不能简单看做两者的粘合。实际上带来的是1+1>2的效果。APU的出现,为沉寂多年的处理器市场带来了新动力。正因为如此,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表示:“AMD Fusion APU实现了CPU与GPU的‘真融合’, 是革命性的创新与突破,是处理器领域自x86架构问世40多年以来最伟大的进步!

毫无疑问,鱼和熊掌兼得的APU产品将是是AMD下一阶段的核心产品,它也将从多角度引领PC产业的革命性创新。Ipad问世后带来的平板电脑风潮,已经向我们展现了未来移动终端的无限可能。APU产品可以同时满足消费者日渐提高的产品移动性能和高清视觉体验的需求,一块芯片就能同时发挥CPU和GPU的作用,这显然又是一种高性能、低价格的最佳解决方案,对产业上下游厂商来说,更小的体积也很容易将其植入产品内部,产品设计上更加自由,产品也能够充分利用融合带来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APU堪称是产业的崭新驱动力,是科技与绿色的完美结合。

打开应用新视界

此次发布会上宏碁、华硕、惠普、戴尔、联想、索尼等厂商,都发布了基于AMD APU产品的终端产品。各大厂商如此步调一致的同步发布新品,这在AMD以往的产品发布上并不多见。在终端新品展示上,更轻薄、待机超过12小时的笔记本电脑,专门为互联网加速应用设计的一体机,拥有流畅高清视频播放的准系统以及专门为游戏打造的主流机型,向我们展示了崭新的视界。

除了终端厂商,软件厂商也对APU表示看好。通过APU中CPU与CPU架构的融合,可同时满足整数运算及浮点运算能力,而在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支持下,智能分配CPU与显卡负荷,实现了“协同计算,彼此加速。”目前,微软IE9、Adobe Flash 10.2及《暴风影音 锐 加速版》等产品均针对APU进行了优化,充分挖掘了APU强劲性能。此外,APU产品将大幅提升入门级PC的计算性能,进而减少购买成本,降低IT产品使用门槛,增加了普及范围。(责任编辑:admin)

  • “扫一扫”关注融合网微信号

免责声明:我方仅为合法的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所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融合网不对其发布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不保证内容满足您的要求,不保证融合网的服务不会中断。因网络状况、通讯线路、第三方网站或管理部门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导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网,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发布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网目前各产品功能里的内容)仅表明其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的立场和观点,并不代表融合网的立场或观点。相关各方及作者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更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台上发表、发布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其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交易等方面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并承担相应风险。

根据相关协议内容,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已知悉自身作为内容的发布者,需自行对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负责,因所发表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等所引发的一切纠纷均由该内容的发布者(即,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融合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相关栏目上所发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经相关版权方、权利方等提供初步证据,融合网有权先行予以删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机关查处的权利。参照相应司法机关的查处结果,融合网对于第三方企业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处置具有最终决定权。

个人或单位如认为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在融合网上发布的内容(如,字体、图片、文章内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应准备好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明材料,及时与融合网取得联系,以便融合网及时协调第三方企业注册用户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工作。

融合网联系方式:(一)、电话:(010)57722280;(二)、电子邮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对免责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融合网所有。

快速直达

热门关键字

首页导航

关于我们 - 融合文化 - 媒体报道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网|DWRH.net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dwrh@dwrh.net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094号 京ICP备11014553号